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一座村庄的70年:绩溪孔灵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记者李菡 刘畅 发表时间:09-09 11:19

一座村庄的70年:绩溪孔灵

千年古村落 美丽新乡村

■记者 李菡 刘畅

青山如屏,绿水如带。绩溪县临溪镇孔灵村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徽山皖水之中。

这个有着1800年历史的古村,穿越岁月的长河,走过历史的沧桑,如今,既是一个传承了徽文化精髓的传统古村落样本,又是一个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范本。

让我们走进孔灵,去感受一座村庄70年的变迁……

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血吸虫重灾区,到全省规模最大的蚕种场

初秋时节,闻水声潺潺,花香幽幽,抬眼间,孔灵到了。

这是一个清秀的古村落。四周青山环抱,河水绕村而行,辖11个自然村,人口2619人。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目前仍完好地保存着大量徽派民居建筑,宛如一个原生态的古民居博物馆。

在这里,徽派元素随处可见,青石板路与马头墙相映成趣,砖雕、木雕与石雕装饰的农家院落,清清爽爽又别具特色。稻田初染金黄,桑园依旧青青,大片的菊花田即将绽放。

好一个古风徽韵的村庄,好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

这就是今天的孔灵。忆往昔,昨天的村庄啥模样?

村里没有留下老照片,旧模样刻在老人的记忆里。

97岁的村民汪爱英告诉记者,“穷哩!饭都不吃饱,有上顿没下顿。苦哩!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走不出去。”她说,解放前,臭水沟里都是垃圾,逢上大雨必内涝,污水到处都是,蚊蝇遍地。因为卫生条件太差,孔灵村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当年有句俗语:“四人围桌桌,狗都钻不过”,可见血吸虫的肆虐程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老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战役。“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自此,孔灵再也不受血吸虫病的困扰,迎来了新生!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到现在,村里的老人们还记得,那会儿,村口刷上了新的宣传标语——“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78岁的包义江说起那一年“大包干”,记忆犹新,“大伙劲头儿足呢!都在琢磨,不吃大锅饭了,我们有奔头了!”

往哪儿奔?

党支部带着大伙找到了方向。今年57岁的孔灵村党总支书记吴云发,在村里工作了30多年,当年还是个少年。但他有印象,“大伙铆足了劲,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栽桑养蚕。”

说起那一段儿,老包打开了话匣子,“家家户户种桑树、建蚕棚、养蚕种,最旺的时候,每户人家一年要养蚕纸600多张,每张纸能产蚕120多斤。”他很自豪,因为走了养蚕致富路,他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据吴云发介绍,当年全省规模最大的蚕种制造场就在孔灵村,村里出产的蚕种畅销全国20多个县市区,探索出的春、夏、秋、晚秋“三季四次养蚕法”,还在全省推广。

桑蚕养殖的红火,引发了辐射效应。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丝厂、绸厂相继在该村附近建立,机器的轰鸣声不仅打破了村庄的沉静,也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等穷困窘境,一去不复返。

汪爱英老人说,做梦也没想到,苦日子之后,迎来了越来越好的生活,“吃的好,穿得暖,住的舒心,出门还有小汽车……”

美丽乡村的路径——

村容旧貌换新颜,菊花飘香兴产业

进入20世纪,孔灵村面临着发展的拐点。

由于养蚕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孔灵村的桑蚕养殖也渐渐从“热”转“冷”。

村里的支柱产业发展受阻,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当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改革就是唯一的出路。”2005年,吴云发已担任村支书,他记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搭乘这一股春风,孔灵村成为我省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孔灵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了乡村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和“三大革命”专项整治等工程,全面完善了乡村道路、村级卫生室、农家书屋。

路宽了,水清了,草绿了,山美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采访中,村民们只要说到今天的环境,都是满满的自豪:“我们孔灵,谁来了都说是个花园村!”

美丽乡村建设,让千年古村旧貌换新颜;产业发展,让千年古村焕发新活力。

孔灵村打破单一桑蚕养殖模式,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大力发展菊花、桑蚕、烟叶、蔬菜等多元种养模式。

这些年,孔灵不仅因传统的桑蚕声名在外,还成为名气渐响的菊花村。村委会主任盛海燕介绍,菊花投入少、见效快、好管理,经济、观光、采摘效益明显,“孔灵光照充足,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特别适宜菊花生长。”目前全村菊花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多亩,每亩能产生效益5000元—10000元。

胡德明是菊花飘香的受益者。每年他就盼着秋天呢!在收获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像赶集一样来到孔灵,赏菊、采菊、购买各种菊花产品……“嘿嘿,菊花让我们这也成了‘网红村’,带起了农家乐、兴起了菊花加工热。”

菊花的金色“钱景”,给全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现在全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从事菊花种植、菊花烘干等深加工事业。还有的村民在线下、线上都建起了销售平台,生意红火得很。

眼下,为迎接“菊花季”到来,大伙正在为菊花观赏、生态采摘、餐饮美食“一条龙”旅游做准备。还是用数据说话,今天,孔灵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万元,产业兴、人气旺、财气聚……

新时代的机遇——

开辟文旅新天地,走上绿色发展路

青山着意化为桥。

2015年,途经孔灵的合福高铁建成通车,千年古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前进的步子更稳,发展的底气更足!”村两委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坚定不移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坚持不懈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这是一条生态、自然与历史、人文融汇贯通的新路。2018年,孔灵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两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将挖掘历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作为首位产业,寓保护于发展之中,寓发展于保护之中。

实施修复孔灵古茶号徽派门套及周边整治工程,原汁原味的再现古村味道;成立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民居进行“复古”修复,修缮后的汪家大院,集中了多幢宋、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成为热门景点;推动“水墨古孔灵,清溪竹海湾”旅游项目,试水“乡愁经济”,让旅客在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乘着“高铁”的东风,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长,孔灵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颜值在提升,内涵在丰富。

“崇文重教树家风、以仁为本信是根、勤劳致富奔小康——代代传!”这是文化墙上的标语,也是耳濡目染的熏陶。

村里组织文化名人整理流传已久的村规,汇编成《孔灵村村规民约“三句半”》。同时,组织新乡贤“复原”了民间家风家训,修编《孔灵村“百姓”家风家训》,并将“家风家训”逐一“上墙”,引导村民修身律己、崇德向善。

在好家风家训的带动下,文明新风尚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该村连续12年为163名80、9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祝寿活动,连续11年为169名大学新生举办欢送会并发放奖学金。

孔灵的变迁,有目共睹;孔灵的发展,有口皆碑。

近年来,该村位列首批安徽省传统村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得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省级卫生村、市十大美丽乡村荣誉;被评为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市基层党建示范点……

今天的成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村干部的智慧,是一代又一代村民戮力同心奋斗的结晶。

吴云发深有体会,“无论是大包干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还是乡村振兴战略,村级党组织始终是大伙的‘主心骨’。”

作为一名老支书,他最自豪的是,孔灵村的党总支凝聚力特别强;孔灵村的党员队伍战斗力特别强。“我们党总支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我们的党员就是一面面示范引领的旗帜!”他犹为骄傲,绩黄高速建设、S217省道拓宽都要经过这里,涉及征地2000多亩、征迁200多套房子,没有一起上访事件。“合福高铁绩溪段建设,第一根桩就是在孔灵打下的!”

基层党建品牌“七小工作法”就是源自孔灵。

小扶持发挥大作用、小窗口提供大服务、小党课讲出大道理、小活动汇聚大能量、小资源发展大旅游、小培训助力大梦想、小产业带来大变化。吴云发说,简而言之,“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扎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一枝一叶,点滴关情;桩桩件件,见微知著。“小培训”,通过远程教育,让村民坐在家中学习农业技术、创业技能;“小扶持”,让小额信贷服务惠及百家,融资难不再成为困扰,致富路越走越宽……

今天的孔灵,正徐徐展开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我们期待,这幅画卷上,书写更多的精彩,带来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