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绿水青山与文明乡风诗意相连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顾继月 发表时间:07-19 08:47

【乡风文明看安徽】宣城:绿水青山与文明乡风诗意相连

安徽皖南片区不仅是徽州美景的集中地,也是传统美德的传承地。时下,在乡村振兴路上,安徽宣城加强破旧立新,鞭炮哑了声,酒席瘦了身,人情减了负,移风易俗蔚然成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绿水青山漾起文明新风。

破旧立新 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坐落于宣城市绩溪县东南面的仁里村,是一个有着1480年文化沉积的古村落。全村近2000人口大多为理学大师程颐、程灏后人,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

风俗淳美的仁里村也是徽州传统美德的“传承地”。多年来,该村坚持开展以“崇尚科学文明,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以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以“寿事不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禁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推动乡风文明。

在仁里村,不管哪家婚丧喜事,主人家都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到饭店酒楼去包几桌酒席,而是招呼一声,远亲近邻过来帮忙,挨家挨户去借桌子、板凳子,腾出家里所有空间或借用隔壁邻居堂屋,摆上二三十张桌子、上百把椅子,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齐聚一堂。

在自家的院子里搭起棚子,垒起灶台,请村里有名的乡厨,自己做“十碗八”来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每吃完一道菜再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这样的宴席被称为“流水席”。

“流水席比在酒店就餐更具有人情味,不会开席而聚,闭席而散,更像是一次亲朋好友的大聚会,彼此间谈心叙旧。”记者了解到,仁里村以“流水席”为原点,一系列宣传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村民的文明意识不断提升。

现在的仁里风清气正,民风淳朴,打架的没有了,赌博、迷信、非法宗教活动没有了,克己奉公、互敬互爱、邻里相助蔚然成风。乡风文明不断进步,如今的仁里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仁者之里”。

乡贤文化 勾勒美丽乡村新底色

宣城市郎溪县姚村乡妙泉村鸦山,除了秀水青山和古迹遗存营造的乡愁氛围,还有鸦山老街街头的一块小黑板,让人驻足、回眸、流连。30多年来,这块街头小店墙壁上的小黑板,刊登一首首打油诗。

“富者有其原,穷者有其因。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崩……”劝人勤勉的打油诗。

“清明祭祖要记牢:森林防火最重要。风大劝你勿烧纸,避免失火把山烧……”提醒森林防火的打油诗。

“经营”这块小黑板的主人公叫林思凡,今年已经70多岁,是姚村乡原鸦山小学的退休老师。这位“鸦山乡贤”从40岁开始打理门前的小黑板,义务办“报”36年。

“我喜欢写打油诗,写打油诗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写好了就上黑板报,自娱自乐。”这位年逾古稀的办“报”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言语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目前,他已经创作了1000余首打油诗,约8万字。

乡贤林思凡,36年坚持写打油诗,用自己独特的诗教方式和善行义举,为山乡群众树立了好人坐标。打油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村里的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能量。村民阅读评议,游客欣赏拍照。现在,这块小黑板已经成了鸦山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姚村乡以“人人讲美德、个个树新风”活动为突破口,把道德评议融入到“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中,共张榜表彰乡贤好人86人,32人走上了市级以上宣传平台。

优良家风 带动好民风促进好民风

“家谱不是名录库,应是一个家族的传承,承载一个家族的记忆,传扬一个家族的精神内核。”翻开厚厚的《章氏家谱》,八十九岁高龄的章先禄不甚唏嘘。自北宋初年起,南姥章氏就居住在宣城市南漪湖之北。一千多年来,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家训闪耀光芒。

章先禄是1929年生人,17岁那年他考上了当时的宣城简易师范学校。在家中长辈的帮助下,章先禄靠着祀田供给的每年五担稻子坚持走完了求学路。那时章氏家族子弟共有十多个,均靠着这五担稻子完成了学业。

那些年的五担稻子是家族长辈对后辈的希冀。在校期间,懂事的章先禄萌发了给章氏家族制作一份档案的想法。决定修家谱可能只需要一个念头,但是编修过程却需要太多。步入晚年,章先禄牵头联系了章荣寿和章达鼎两位老先生,三人开始编写家谱的历程。

为了编家谱,章达鼎老先生从下午开始坐在书桌前,一直编修到半夜两点。整理家族史期间,章先禄发现章家子孙读书很多做了官,但是都不贪;成了名,却不忘本。

“这是因为有家训的教诲。在章家人看来在成才之前应该先成人。只有成人,才能真正对社会有用。”章先禄说,越是年长越是能感受到家训的分量。为传承文化传统,章先禄将家谱中传承的精神贴在了墙上。如今,简洁朴实的语言传递了一代又一代。

章先禄喃喃:“如果不是当时祠堂救我们一把,我们就不会……”他记得1947年的五担稻子;记得要回报家族,修编家谱,弘扬家族文化中的耕读传统;也记得当他成为长者时,也要用家训教导自己的后辈,像当年的家族前辈一样。

章氏家族文化中的耕读内涵哺育了后人,后人用自己的感恩反哺家族。优良家风是推进乡村文明,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宣城市用思想的自觉引领行动上的自觉,旗帜鲜明地摒弃陈规陋习,真正让好家风带动好民风,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文明新风荡漾江淮大地的每个角落。(记者 顾继月)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顾继月   编辑:王腾飞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