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力促乡村振兴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10 09:57

农业强起来 农民富起来 农村美起来

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力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2017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围绕“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守住政策底线、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稳妥有序推进“三权分置”改革。

开展确权登记,稳定承包权。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全市94个乡镇、793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完成承包地确权面积280万亩,颁发证书55.7万份。7个县市区确权档案顺利通过验收移交,承包地数据库全面通过农业部质检。

加快土地流转,放活经营权。2017年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9.2万亩,流转总面积已达118.5万亩,流转率42.2%,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于去年6月底上线运营,当年上网挂牌农村产权18宗,完成交易13宗,涉及金额168.02万元。31个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试点,入股农户2724户,入股土地面积1.3万亩。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全市新增家庭农场1589个,总数达6212个;新增农民合作社216家,总数达3301家。新增市级示范社30家,总数达252家;新增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家,总数达44家;新增市级示范农场100个,总数达378个;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5个,总数达140个。

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市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已达767个,形成了以服务型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为主,专业大户、农资和农机经营户为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格局。服务模式主要以全程化服务和半托管服务为主,服务产业类型涉及粮油、烟叶、茶叶等种植类,托管服务总面积53.36万亩,14.26万户农户接受服务。

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市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整市推进。在2016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345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占全市村级总数的42%,10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量化经营性资产16.37亿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0.96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345个。2017年,全市完成产权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分红351.96万元。

旌德县被农业部和中农办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重点在“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等个方面进行探索,去年共有65个村实现分红,分红总额206.66万元。该县三峰村引进企业投资打造“悠然谷”旅游项目,将1座水库及143.88亩旱地以公开发包租赁给企业经营,每年收益4万元;周边农民以12亩旱地和358.1亩林地作价入股,每年收益9.3万元。

稳步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去年4月初,宣州区敬亭山办事处巷口桥的村民们拿到第一笔股改分红。此次分红,巷口桥村共拿出80万资金,分成20万股分给全村1583名股东,其中人口股53.2万元,贡献股26.8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享受正常标准股权数的四口之家,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分红。

宣州区巷口桥村是我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扩大改革试点,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农民增收的渠道多起来。2016年,我市在7个县市区选定了21个试点村,其中4个省级试点村。试点村覆盖面广、代表性强,既有城中村(宣州区花园村),也有城郊村(宣州区巷口桥村);既有资源禀赋好的村(旌德县路西村、郎溪县新和村),又有集体经济“空壳村”(旌德县三峰村、宣州区山河村)。

2017年,我市又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以点带面、连点成片,在旌德整县推进“三变”改革试点。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149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农户入股总额2598万元,村集体入股1.25亿元; 共有125个村产生改革收益,实现村集体收益2602万元,农户收益2487万元,涌现出泾县九峰村和查济村、宣州区棋盘村、广德县焦村、宁国市甲路村、绩溪县梧川村等一系列改革典型。(宣城日报 记者 何媛媛)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