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网宣城供电公司:当好先行官 服务大发展
来源:国网宣城供电 作者:祝伟 叶坦 发表时间:08-17 09:51

7月19日,宣城110千伏柳桥变电站历经一年的紧张建设送电成功。这是我市投运的第42座110千伏变电站,将有效缓解宁国市港口生态园区内日益增长的工业用电负荷压力,为即将投运的中盈生物质电厂接入做好准备。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近年来,为了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网宣城供电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宗旨,在电网规划建设、城市杆线迁移、安置房建设等方面提前谋划、主动对接,全力服务城市“大建设”,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坚强电网促发展

烈日当头,供电工人挥汗如雨、加紧施工;宛陵大地,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城乡电网更加坚强。2016年以来,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电力需求在较长一段时期增长迅速,全体宣电人肩负重任,建设最坚强的电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满足新建电源项目的送出需求。

图为该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拱极路杆线迁移现场勘查

两年来,国网宣城供电公司以国家实施新一轮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先后向省电力公司申请资金21.6亿元,完成了220千伏南漪变、110千伏沈村变等10项电网扩建工程,110千伏建平变、长桥变、阳江变等9项新建输变电工程按期投产,10千伏及以下电网改造面达70%。截至2017年7月,我市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42座、35千伏变电站95座,全市基本形成以500千伏骨干网架,220千伏主网分片成环运行,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较为完善的主网架结构,且市区每座变电站都有双回路电源较为可靠的城市配电网架。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平均每年建设或改造5座110及以上千伏变电站,同时依托配电网改造工程,逐步提升县市区10千伏电网运行水平,着力解决城市配电网薄弱难题。“建设坚强宣城电网,不仅是投资规模的变化,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服务品质的必然选择,是一项硬任务,要以勇于担当、敢于攻坚的精神坚决完成。”国网宣城供电公司总经理吴迪如是说道。

精准服务到项目

7月10日,市区阳德路杆线迁移现场,国网宣城供电公司10余名施工人员顶着烈日,立铁塔、放导线、吊装变压器,作业现场一片繁忙。经过5天的紧张施工,22基崭新的钢塔线路、2回10千伏线路和8台变压器、环网柜耸立在拓宽的道路旁,阳德路杆线迁移工程按计划顺利完工。

建立“绿色通道”,为开发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大发展、大建设,杆线迁移工作随之增多。国网宣城供电公司主动走访市发改、建设、交通、经信等部门,梳理各类重点项目的规模、选址、推进进度以及用电需求等,建立了重点项目用电情况库,实施跟踪项目进展。针对市政规划建设及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供电线路迁改的问题,该公司以项目责任制为抓手,坚持召开周协调会,分管领导直接负责重大项目的杆线迁移工作。与市建委、规划局及各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沟通联系,跟踪工程进度,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该公司将全市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用电跟踪服务工作细化落实到11个部门,实行专人对接服务,确保供电工程始终走在项目建设计划进度之前、用电服务走在项目用电需求之前。今年,该公司与13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签订了合作协议,采取公司领导包抓制、客户代表制和月度例会制度,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市县两级开发园区等建设现场,实地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用电难题,突出“四快”、“三早”,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做到重点项目对接服务零距离,有效保证了重点项目供电工程按期投运。

作为我市重点实施项目,城东区块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涉及的点多、面广,其中包含拆迁安置房阳德小区配套电力工程以及阳德路地下综合管廊改造等。国网宣城供电公司针对项目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多次现场勘查,为其量身定制“用电套餐”,确保安置小区可靠用电。“供电部门对咱们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没得说!”阳德小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杨珉说,“在整个安置房建设施工期间,无论是前期的临时用电手续办理、设计和施工,还是后期的正式用电审批,但凡涉电的,供电公司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截止目前,阳德小区用电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城东区域面貌也日新月异。

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宛陵西路、创业路、陵阳路等25条10千伏、35条400伏共265公里电力杆线迁移工作,配合夏渡新城二期、澄江小区等共计7个安置房建设,建设10千伏开闭所9座,电力杆线15条。

纵观宣城电网“十三五”规划,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到给力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充分体现着供电公司“建设坚强电网、主动提升服务”的决心。然而,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决心,而是一个企业的发展理念,更是一班人带领一个行业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相融入产生的强烈共鸣。(祝伟 叶坦)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