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旌德趟出“智慧医疗+健康扶贫”的新路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表时间:05-22 15:55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蓝图初展之时,安徽旌德已将“智慧医疗”与贫困村对接,探索出“智慧医疗+健康扶贫”的新路。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采访发现,这个皖南山区县针对医改基层医疗资源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启动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项目,将机器人培养为村医诊断决策、健康管理的助手,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运行半年来,旌德县试点单位使用机器人进行中西医临床诊疗1810人次,县、镇两级远程会诊371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分别为473人次和126人次。
    这一改革把准了基层医疗服务的“痛点”、满足了村医和群众的期盼,因而受到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扎破医疗服务“痛点”
    旌德县三溪镇双河村贫困户李水根告诉本刊记者,他最近头疼,失眠多梦,来到村卫生室后,村医用机器人给他量了血压、问了病情,并且联系了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准备为他远程视频看病。这让李水根十分高兴:“现在看病方便了、省钱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县人民医院的大医生了。”
    李水根今年64岁,从家到县人民医院有30公里左右的路程,坐车来回要半天时间,车费24元钱。“现在村医能用机器人给我量血压,提示我饮食注意事项,还能很快跟县里医生联系,在这就能视频看病了,你看……”
    李水根的话还没说完,与旌德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杨后长的联系就接通了。杨后长询问了他的病情,并给李水根开出清泻肝火、清心安神的处方,同时交代要少喝酒,不要吃辛辣食物。
    得益于旌德县启动的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像李水根一样享受到县、镇两级远程会诊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
    据本刊记者了解,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黄山北麓,东临江浙沪,北枕皖江,总人口约15万,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
    旌德县卫计委主任汪海明介绍说,旌德全县61个农业村中,有6个村没有村医,现有村医中60岁以上的占1/3左右,70岁以上的约有7人。村医“技术水平不强、服务能力不优、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亟待改变。
    旌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振宇表示,作为皖南山区县,旌德县各级医疗资源和人才相对匮乏,尤其是村级医疗机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旌德唯有把准基层医疗服务这个“痛点”,运用技术创新找到健康扶贫和医改需求的契合点。
    旌德县将“智慧医疗”对接健康扶贫的探索由此展开。据吴振宇介绍,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紧密结合,旌德县委、县政府于去年6月出台《关于建立旌德县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以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手段,有效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制度,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17年9月,旌德县启动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项目试点。汪海明说,旌德县主动引入北京一家医疗网络技术公司,协调其在旌德注册子公司并入驻旌德县健康智造中心。旌德县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首批在8个贫困村和所在地镇卫生院以及县人民医院投放了18台机器人。近期,旌德县新增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非贫困村进行试点,截至目前,全县共投放了20台机器人。
    旌德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让健康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特别是机器人优先用在贫困村,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管理、服务,能够很好地收集贫困户疾病、就诊、用药和费用等信息,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贫困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认为,贫困群众中很多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精准扶贫中的健康扶贫最为核心。由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普遍薄弱,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关键在基层,而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可借助信息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及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远程诊疗等,走出扎破医疗服务“痛点”的新路。
    从这个角度说,陈秋霖表示:“旨在补齐医改基层短板的旌德县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把机器人优先用在贫困村,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管理和服务,是对健康扶贫的有益探索,值得借鉴和推广。”
机器人成为村医助手
    78岁的蔡家桥镇凡村贫困户胡广忠患有中风、高血压,已有十多年离不开轮椅。由于山区的路不好走,家里地势又高,外出就医很不容易。在有了机器人后,村医经常带着机器人到家里看病开方,相比以前既方便又省钱。
    吴振宇表示,作为基层全科医生的智能助手,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帮助全科医生提供常见疾病诊疗、慢病管理、公共卫生、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健康扶贫和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等服务。具体而言,该机器人依托旌德县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基于村医从事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产品融合形成的高科技创新产品。
    试点项目主要由桌面型机器人、健康医疗服务云平台、数据统计分析与管理平台等部分组成。机器人宽约21厘米、高约30厘米,重量约1.3公斤,由一台小型触摸屏、一台摄像头和一台便于远程操控视频摄像和通话的旋转底座构成,比较小巧且便于携带。村医将机器人放进盒子里,就能背着上门看病了。
    蔡家桥镇凡村村医江繁荣说,机器人提供的中、西医诊疗功能可辅助他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现在机器人已成了我的助手,我带着它走家串户,半年来中医诊疗48人次,西医诊疗25人次,远程诊疗9次。”
    旌德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吕金安举例说,以中医诊疗为例,机器人汇集国家级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本科教材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思想开发的中医全科专家诊疗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后台知识库运营管理系统对内外妇儿等200多个临床病种进行辨证施治,含近万个中药经方、中成药处方,以及穴位指压、食疗药膳、康复指导等知识。
    机器人不仅能够提高村医的医疗水平,还开拓了村医的视野。三溪镇双河村村医洪晓钟表示,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他还能随时与县里、镇里医生交流和沟通病情,机器人让他看病更有底气。“原来很多不熟悉的病症和诊疗方法,现在有了机器人的帮助,我慢慢就会诊治了。”洪晓钟说。
    机器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也受到村医们的青睐。江繁荣说,原来他们进行慢性病管理、签约和履约服务时,需要手工记录在本子上,然后再录入电脑。现在有了机器人,就可与相关平台数据对接,村医提供相关医疗服务时,可直接获取检查数据并生成信息,省去大量手工录入时间。
    也有村医表示,机器人屏幕界面较为复杂,中西医诊疗系统知识面较广,这就不仅需要村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强中西医理论知识培训,指导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精细化管理。
    “智慧医疗”仍需稳妥
    吴振宇说,旌德县今年将建立完善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列入全县6个“1号工程”予以高位推进,县里还专门成立了健康扶贫分级诊疗工作组,统筹协调助手机器人试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为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旌德县印发了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出台了试点项目收付费、运行保障、绩效考评、培训和使用管理等配套文件。
    相关机器人研发公司产品市场总监翟瑞涛说,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底,公司已经进行了6次技术更新升级。一方面是屏幕界面优化,如针对用户反映的字体不太清晰等放大字号,以更符合村医的阅读和操作习惯,另一方面是结合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增加健康评估栏目、添加健康指导事项等。
    但总体而言,这项改革试点仍是新生事物,在运行当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包括部分技术不成熟、功能有待完善和辅助决策准确率等。
    比如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的功能仍需完善。本刊记者了解到,远程会诊和中医专家辅助系统目前问题不大,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和签约服务数据对接等也已基本完成,但西医辅助诊疗系统仍有待完善,也是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重点。
    此外,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的辅助决策准确率也受到关注。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试点中可起到辅助决策作用,但其准确率非常关键,为了提高准确率,需要技术的不断迭代,也需要更多的专家指导。
    吴振宇建议国家早日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出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使用相关方医疗责任,以更好推动“智慧医疗”对接健康扶贫。“下一步,旌德县将及时总结评估试点成效,尽早推广使用,为基层医改和健康扶贫探索旌德模式。”吴振宇说。(来源:新华社 作者:姜 刚)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