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村民用水管水的一种好形式 图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23 18:56

  宣城传媒网讯(王海金) 冬令时节,记者在农村采访水利兴修时了解到皖南老区、山区泾县自去年以来探索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有效解决农村跨行政区域农民用水难等问题,记者觉得这是新时期乡村村民用水管水的一种好形式、好方法。

  泾县榔桥镇浙溪村原有两座小II型水库,长期呈现“多头管水、无序用水”的不利局面,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即使正常年景实际灌溉范围也不足1000亩,每到干旱年份用水纠纷时有发生。2005年,皖南大旱,已饱尝了缺水之苦的浙溪村村民汲取上一年调度管水的成功经验,由群众自发推荐了几名他们信得过的村民,代表灌区范围内的农户对灌溉用水进行协调管理,结果取得了极大成功,不但没有出现一起用水纠纷,而且在水库前期蓄水并不十分充足的情况下,灌溉范围首次接近1200亩。由农民代表协调放水的方式使村民尝到了甜头,也让镇村两级看到了希望,他们向县水务局汇报了这一农村用水管理体制中的新情况。县水务局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涌现出来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又一新型模式,这种模式如能用“协会”的形式规范下来,不但能有效解决农村跨行政区域的小型灌区存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纠纷长期难以调和的问题,而且可使这些水利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使水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生活用水靠这条小溪

  2005年8月,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县政府分管领导提出的探索“一个灌区一议”的指导性意见,县水务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在浙溪村“金百灌区”率先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9月,经过上下协调,泾县“榔桥镇浙溪村金百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民政部门获准注册。10月20日,浙溪村召开由灌区范围内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用水户代表等89人参加的协会成立大会。大会表决通过了协会章程,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5名理事会成员。至此,宣城市历史上第一个注册的农民用水协会在泾县榔桥镇浙溪村正式宣告成立。

 

投票选举协会领头人

  农民用水协会的健康运转,有赖于村民的高度信任,而村民的信任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浙溪村的用水协会就有着值得村民信赖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协会是以提高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加强灌区内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为中心,以加快灌区配套建设、促使受益农户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和组织征收水费为重点。成立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水费征收和管理监督4个小组,有着严格的工作制度:一是财务管理上,坚持专款专用,收支情况定期公布;二是工程建管上,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维护,维护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农户自筹为主、协会及国家补助为辅;三是用水管理上,实行分段、分片负责,坚持“一把锹”放水,加强用水水源维护,保证灌区范围内农户全部受益;四是水费征管上,在核定灌区面积、供水量、供水时间的基础上实行按亩收费,并由协会和用水户签订用水合同,规范用水、缴费行为;五是议事制度上,一般事务由理事会商定,财务预决算、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务必须由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协会的《章程》和各项制度印发到了每一个会员的手中,有了群众认可的管理制度和村民自己选举的管理组织,协会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成立仅一个多月,就有262户农户申请参加了协会。

  榔桥镇浙溪村 “金百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以来,受到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水务局和县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各级领导多次来协会参观指导,目前协会运行规范,成效显著。协会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5万多元组织维修引库灌溉渠1570米,保证了百亩塘水库在今年8月份大旱时也蓄水满库,用水得到了保障;通过协会的“一把锹”放水,节省了劳力,减少了纠纷,节约了资金,达到了节约用水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8月28日省水利厅纪冰厅长来县检查旱情,当看到全县旱情已较为严重,到处用水告急,而百亩塘仍满库蓄水,库区下游稻谷金浪翻滚、一派丰收的景象时,连声称赞协会干得好,并嘱咐市县水务部门要总结、宣传并加以推广。农户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了甜头,加上协会的管理和宣传,广大农民积极交纳水费,目前协会已全部完成了水费征收。并同时积极组织灌区范围内水利冬修,将路西灌溉渠进行衬砌和配套,以发展新会员,使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带来的好处惠及灌区内每一位村民。 

  浙溪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经验证明,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以农村小型灌区为单位,通过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还水于民”,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型水利工程中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觉维护的主人翁作用,是完善小型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