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收藏家们重金追逐文房四宝拍卖也"抢手"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28 06:46

  国家邮政局本月10日发行《文房四宝》特种邮票,湖笔、徽墨、宣纸和歙砚(端砚)荣登被称为“国家名片”的邮票。有关方面还在歙砚、徽墨的原产地安徽歙县等地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不仅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还引起收藏家们的兴趣。

  湖笔、

徽墨、宣纸、歙砚历来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中的佳品,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是书画家创作书画的“良友”。在拍卖会上,一些笔墨纸砚中的精品也成了“抢手货”,成了收藏家们重金追逐的目标。

  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称“湖笔”。相传湖笔为秦代大将蒙恬所创,千百年来,经笔工精心研究,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湖笔“尖、齐、圆、健”四大特色。由于笔毛较难保存的关系,如今拍卖会上一般以拍卖笔杆为主,除了常见的竹笔杆,还有瓷笔杆、玉笔杆、象牙笔杆以及雕漆剔红笔杆。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笔杆拍出了60.5万元;还有一支明宣德青花卷草纹瓷笔杆,在1997年嘉德的一次拍卖会上,也拍出了52.8万元。

  徽墨,生产始于唐末,由著名墨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创制,因质高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封奚廷珪为“世代墨务官”,并赐国姓李姓。徽墨使用动物胆、纯皮胶、植物油烟、纯金银箔、天然麝香、大梅片、公丁香等十几种贵重中药材精制而成,整个生产过程有十余道工序。徽墨“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书画家们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从1994年至今,国内许多著名拍卖公司都上拍过珍稀精美古墨,提升了古墨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拉动了市场认知。1995年,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制《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经过激烈竞价,以人民币55万元落槌,创套墨最高价;1996年翰海公司又将乾隆御制天府永藏墨拍至46.2万元,刷新了单锭墨的最高纪录。

  宣纸,产于安徽省泾县,始于隋唐时期,唐时泾县属于宣州府,所产纸张又集中到宣州府集散,故称宣纸。宣纸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被誉为“纸寿千年,墨润万变”。其品质独特,主要原料为生长在皖南山区的青檀树枝的韧皮和沙田稻草,生产要经过18道手工操作和100道不同工序,历时1—2年方能制成。在今年6月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上,10张清代丈二匹旧宣纸拍出了3.63万元;而清代金绘龙纹宫纸(四十九张),在2003年拍出了26万元的高价。在不少拍卖会上,一些古色古香、印有暗花或格纹的笺纸,常常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

  与广东端砚齐名的歙砚,因主要生产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而称歙砚。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名品问世。至唐代,歙砚名声日盛。歙砚作为御赐品始于唐末,并在歙州设“砚务”。宋以后,歙砚品种增多,精品砚不断问世,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歙砚以其优良的品质先后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出口创汇金奖。作为国家级礼品,先后赠送给越南、朝鲜、德国及其他国家领导人。1996年,一方明素池歙砚拍出了7.7万元;1997年,一方清乾隆御制八棱歙砚拍出了5.28万元;而在去年,一方唐代王丘六足莲花奉双凤池歙砚在北京拍出了126.72万元的高价。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