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才女安意如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23 19:45


安意如做客《天下女人》讲述人生

 [木兰花-拟古绝决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
  从什么时候起,发现自己已成了不太容易激动的人。也许是是因为懂得了可以遵循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索的光亮,很多事情就可以从容地去接近和理解,不必急迫。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我仍是我自己------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自我收敛,内心沉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安意如
  安意如,一个很诗意的名字,一个只有22岁的小女子,她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8月份出版后,连续两个月位列卓越网图书畅销榜榜首,最近推出谈《诗经》的《思无邪》,引起媒体关注。
  有人说,她像安妮宝贝,因为她的才情;有人说,她像易中天,因为她谈论的东西与学术有关。她喜欢张爱玲,喜欢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啊。她出名了。但是一个只有22岁的小姑娘如何对古诗词有那样的感觉?如何对爱情和人生有那样深的感悟?

[1] [2] [3] [4] 下一页

  寂寞中成长
  她自称有40岁女人的心态

  安意如,1984年6月生于安徽宣城,姓张,真名太普通,不为人所知。安意如患有先天性脑瘫,长大后留有后遗症,对正常行走有很大影响。等到读大学了,也只考上一个不出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学财经专业。因为身体,安意如小时候一度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子,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热爱古典诗词。在北京面对记者时,她说:“自卑的感觉其实存在于内心,后来伤口渐渐淡了。你知道它存在,但已经不会有什么影响。”
  2004年她改名安意如,意思是想过一种安宁、自由的生活。和很多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她很早就喜欢上网,混迹于一个叫“金庸客栈”的论坛,网名叫如冰恋枫。毕业后,安意如曾从事过财会方面的工作,但很快就辞职,尽管行走不便,她还是走了云南等很多地方,一个人走走停停,一个人读读写写。
  一个喜欢古诗词和金庸,从小喜欢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女孩子,文笔好是可以想见的,由于在论坛上显示出来的才气,安意如很快就找到了属于她的机会。她的第一本书叫《要定你,言承旭》,写一群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子的故事,与可爱淘的《狼的诱惑》有几份相似。尽管文笔上佳,但是这本书的卖点是“言承旭”三个字,安意如并没有在书中显示出自己。真正让人惊奇的是她的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这本书显示出安意如的才情,因为她以自己21岁的青春拥抱了那个轻叹过“出名要趁早啊”的奇女子,正是有了小时候的寂寞与古诗词的营养,她读懂了张爱玲的华丽和苍凉,体察到了张爱玲笔下热闹背后的凄凉。研究张爱玲的著作可谓多矣,但是真正能做爱玲知音的几十年来恐怕没有几个,安意如算是其一。
  
她的出生可谓不幸,但是,她走近了古诗词,走近了张爱玲,又是多么幸运。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出版商惊叹于小小年纪的她对古典诗词的熟悉和感悟,就策划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想到就一下子火了,一如当年张爱玲遇见周瘦鹃的《紫罗林》杂志。
  很多人读安意如的书,都会忘了她的年龄。她自认心理年龄比较老,很多同龄人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情她已经看得很明白,“我觉得我有着40岁女人的心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似曾相识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