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蘑菇大王"助残济困38载 主动援疆带动200贫困户增收脱贫
来源:安徽文明网 作者: 发表时间:12-27 14:43

人物简介丁伦保,男,1959年出生,现住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珠广场百乐门悦府小区,中共党员,现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祥食用菌种植协会名誉会长。

事迹简介:丁伦保38年来一直扎根农村一线,助残济困,支农助农,是令人钦佩的安徽省助残扶贫带头人,几十年如一日,从江淮大地到天山之南,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都有他践行科技服务社会的足迹。2010年在助残扶贫的路上,因车祸他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但他不忘初心,坚守在助残扶贫的路上,先后给10900位农民、贫困户、残疾人送去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创业增收。为6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置22名残疾人和7个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

丁伦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技术援疆二年,先后去新疆12次,在新疆住10个多月,免费为维族农民开展20期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11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多份,相继在泽普、皮山建立5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200户贫困户发展,增收脱贫。

丁伦保不仅用智慧、科技、产业开展助残扶贫,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他先后给贫困户、残疾人、退伍军人、大学生等捐献物和款,总计人民币46万元,给需要帮助的人解决实际困难,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为此,党和政府给予他很高荣誉。丁伦保先后被授予“2017年全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全国科技助力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食用菌产业扶贫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019年5月16日丁伦保作为安徽省唯一“全国助残先进集体”代表出席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握手,并合影留念。

正文:

遭遇车祸扶贫路上意志坚

许多人认识丁伦保,都是因为他的助残扶贫事迹,2010年,在助残扶贫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落下终身残疾,但病痛没有阻止他的脚步,沮丧、失落后,他重整旗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在助残扶贫的道路上。

丁伦保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筹措200万元在肥西县花岗镇建立175亩食用菌生产基地,购置栽培食用菌的装袋机、灭菌锅、拌料机和冷库等设备。免费提供给程兴国、倪有伍、左则三、赵绪平、李治保、潘石岩等13个残疾人贫困户使用,还免费提供技术、菌种、原料,做到“帮你种,教你管,帮你销,包你赚”,通过这些措施,使这13个残疾人贫困户年增收在8000——20000元,现已全部脱贫,过上幸福生活。

丁伦保利用农作物秸秆带动残疾人、贫困户种植蘑菇,不仅在肥西发展还分别带动肥东、巢湖、望江、石台、金寨等15村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建立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2000亩,给2865名残疾人、贫困户培训就业、创业技能,并和1248户残疾人贫困户签订增收脱贫帮扶协议,做好技术跟踪服务、产品销售等。帮助668户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创业增收脱贫,扶持300个创业领头人,创办15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22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

家住肥西县花岗镇的周迎春从小身患残疾,早年一直属于重点的贫困对象,家里有三口人。丁伦保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主动地对周迎春进行了精准扶贫与技术指导。为了更好的帮助周迎春,丁伦保将自己基地的菌包免费拉到周迎春的田里,手把手教周迎春种菇技术。丁伦保不顾自身残疾,在田间一干就是一整天。不仅教会了周迎春的技术,还送700瓶菌种(2450元),筹集5000元资金帮周迎春建成了三个标准化种植大棚。第一年周迎春仅食用菌就创收了9万元,在花岗镇率先脱掉了扶贫的帽子,被评为“肥西县自强模范”。

丁伦保帮助类似这样的残疾贫困户还有许多。除了肥西县,自2014——2018年,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刘镇给残疾贫困户举办食用菌、白鹅、龙虾、草莓等技术培训9期,培训总人数约630人。培训过程中,对残疾人实行免费车辆接送,购买意外保险,免费提供午餐,培训资料和实习费用,给残疾人发放补助误工费10.8万元,通过培训使85%残疾人在家创业成功。高刘镇五星村残疾人王成宏,通过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后,在家种植平菇,丁伦保亲自上门给予指导大棚搭建、秸秆粉粹、装袋灭菌、接种及后期管理,还给王成宏赞助菌种菌袋1000袋(6000元),使王成宏蘑菇种植创业成功,挖到第一桶金,增收5万元左右。在丁伦保的指导下,王成宏成立了食用菌栽培协会,带动50多户残疾人贫困户和他一起种植蘑菇,每户增加收入5000——8000元。丁伦保帮助协会从市残联争取18万元扶持资金,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30亩,协会所生产的菇都由丁伦保负责销售,解决残疾人创业后顾之忧。丁伦保被聘为协会名誉会长,长期指导协会工作。

宿松县洲头镇因工伤致残的潘秋龙,丁伦保先后四次到宿松县帮助潘秋龙选地、栽培技术指导以及如何采收。在丁伦保的帮助下,潘秋龙仅一季蘑菇就增收4万多元。2016年,在宿松县政府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潘秋龙受到了表彰,并被奖励2000元。自己试种成功后,在丁伦保建议下又主动对接村委会,取得支持,目前发展成立了合作社。现在,潘秋龙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了本村10户村民种植食用菌。

心系老区,践行科技服务于民

早春二月,一场降雪为金寨县铁冲乡换上了银装。偌大的食用菌种植棚内,“蘑菇大王”丁伦保在给老区群众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他们的热情温暖了寒冬,每个人心里都溢满了春光。安徽省工会“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在金寨启动,丁伦保作为劳模邀请参加活动,在实地走访中,发现金寨县铁冲乡前营村贫困户易承发家的大棚,因不懂种植和管理,种出香菇都是次品菇,而且卖不掉,针对这一种情况,丁伦保手把手教易承发喷水、放风、注菌棒水、采菇等技术,丁伦保亲临铁冲乡及易承发家指导6次,使易承发掌握香菇栽培技术,转亏为盈,创收5万多元。丁伦保在铁冲乡为贫困户举办香菇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总人数达200人以上,为铁冲乡香菇发展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为金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援疆支疆民族团结蘑菇情

援疆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丁伦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到新疆,在新疆泽普县、皮山县技术支援二年,先后去新疆泽普县、皮山县12次,在新疆泽普、皮山住10个多月,深入到赛力县、固玛镇、藏桂乡、木吉镇、木圭拉乡、科克铁热克乡等乡调研、走访30多户维民,和他们谈心,指导他们创业,把党和政府关心送到他们心梗上。免费开展了20期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1150人次现场发放技术资料和光盘2000多份。相继在泽善县、皮山县建立5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200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每户新增收入12000元,培养50个食用菌生产技术骨干,为泽普县、皮山县发展食用菌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醉心公益传播爱心的力量

2016年9月20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如期举行。捐赠现场,一边是合肥市慈善协会会长和10多位副会长,一边是捐赠者丁伦保。对面平台上摆放着一个直径1米多高的圆形物体,物体上覆盖着一个鲜红的绸布。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下,红布揭开,原来是一颗直径1米多长灵芝。“今天的捐赠十分有意义、有价值,一位残疾人朋友把自己心爱的‘镇家之宝’,价值18万元捐给了慈善机构,钱虽不多,但‘灵芝’的慈心、‘灵芝’的善意必将成为佳话。”合肥市慈善总会会长董昭礼握着丁伦保的手,情意浓浓、情意深长……

除此之外,丁伦保还向贫困户、大学生、残疾人和退伍军人赠送2万多袋菌种(70000元)和3万多袋菌包(180000元);他已连续5年慰问30多户贫困户,每户给慰问金1000元(30000元),总计丁伦保捐款46万余元。

一带一路解决就业消贫困

近两年,丁伦保跟随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步伐,先后前往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家培训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研究机构和生产基地,解决就业,消除贫困,当看到自己培育的蘑菇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生长,为更多农民带去财富和希望的时候,丁伦保的心里充满了勃勃生机,慈善的温暖也蔓延到了更远的地方。

丁伦保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热爱的“蘑菇事业”,守着在很多人眼中不够轰轰烈烈的岗位,用朴实的情感捍卫着这片土地、捍卫着农民的脱贫梦……

原标题:合肥市丁伦保:“蘑菇大王”助残济困38载 主动援疆带动2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