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电信诈骗花样翻新 电话短信诈骗向“互联网+”转化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表时间:05-17 18:44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7日)是世界电信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尽管各方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电信诈骗套路却依旧花样翻新,不再是发条短信通知中奖或者领导打电话让去办公室如此简单的伎俩。现在的电信诈骗套路都有哪些?一旦遇到电信诈骗,又该如何应对、逃脱骗局?

在破获的安徽省首例移动伪基站案中,犯罪嫌疑人在背包里安装小型基站设备,走巷穿户,以流动方式向周边群众发送诈骗短信。安徽滁州来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王伟介绍,嫌疑人冒用中国某家银行客服的名义对外发送诈骗短信,内容是以对方有一万积分可以兑换5%的现金为诱饵,并附有网站链接,打开链接后,需要输入卡号和密码,如果群众不慎中招,将导致财产被骗。

现如今,微信朋友圈已成为电信诈骗的“新平台”。一些打着“爱心”幌子的集赞、求转发、求打赏的微信,让人一不小心就会“入坑”。河南大学生小程最近差点被一个点赞送礼的商家忽悠了。小程介绍说,“点赞之后,发了一条链接,点进去首先要关注,然后填一些个人信息,最后交手续费才能领奖,于是我开始警惕,这不仅骗钱,隐私也会泄露。”

石家庄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王少鹏介绍,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修改微信头像等手段,冒充朋友、亲戚、公司老总让受害人直接转账。尤其是利用微信或者QQ冒充公司老板,针对公司的财会人员,往往涉案金额巨大,之前有涉及400多万元的案子。

“假冒网店代运营”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诈骗方式,因为被骗金额小额多笔,单个案例很难定罪,很多受害者明知自己受骗也选择放弃报案、自认倒霉。

河南登封民事第二审判庭负责人王天朝介绍,犯罪分子对外自称是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网站的客服,为网友在这些平台代开网店,承诺消费者只需缴纳几千元管理费,就能轻松获得每月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收益。”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从传统的电话、短信诈骗向“互联网+”的方向转化,手法不断翻新,对老百姓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三处一大队副大队长贾焘表示,随着网络支付的发达,人民群众在享受便利成果的同时,犯罪分子也在借助这种手段进行“互联网+”的升级,网络诈骗在逐渐上升,防不胜防。

据了解,去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连续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分子通过虚拟网络电话冒充公检法、通讯管理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银行账号涉嫌犯罪为由实施诈骗。

王少鹏介绍,犯罪分子会让受害人去所谓的上海市公安局或者某某公安局报案,而不是去当地公安局报案,这种情况下,受害人会问为什么要去那边报案,于是犯罪分子会以属地管理或者法律规定告诉受害人在哪发的案必须在哪报案,这对法律意识淡薄的人群特别有效。

花样翻新、套路升级,如今的电信诈骗方式更加隐蔽、智能,手法变化加快,作案环节增多、分工更细,犯罪紧跟电信、金融业、信息网络的升级而升级。

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负责人刘彦东介绍,主要有兼职刷信誉、网络购物、网络投资、网络交易等诈骗在上升。尤其是,诈骗大学生、待业青年、有创业需求的年轻人。兼职刷信誉之类的目前占比较大。

王少鹏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反诈骗意识,一定要做到六不,即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一旦给诈骗分子转账,要第一时间拨打110。对于电信诈骗案件,时间最重要,受害人把钱转过去后,犯罪分子对资金进行分解或者转移都需要时间,反诈骗中心的职能就是紧急止付,钱没有流出去就等于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