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纪录片《三年之诺》
来源:宣城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 发表时间:03-05 19:18


 纪录片《三年之诺》

【字幕:江村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

旌德县江村,一座皖南典型的千年古村。它枕山临水而居,秀丽端庄。众多人文古迹星罗散布,见证着它走过的繁盛历史,也让它的现在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块国字号的招牌。

让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村子,却一度成为了贫困村。

【采访 江村第一书记 扶贫工作队队长 赵学工:给我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江村作为一个4A级风景区,怎么能是一个贫困村呢?】

三年前,宣城市工商联副主席赵学工就是带着这个大大的疑问,来到江村开始了他的驻村扶贫。

【采访 赵学工:到了江村来以后我们才发现,江村不仅经济上是贫困村,而且它这个地方面临的矛盾,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要复杂得多。】

然而,到村不久,赵学工也不知哪来的一股冲劲和底气,就当着江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面,郑重做出了一个承诺:三年实现“五个起来”的目标。

【采访 赵学工: 就是“让江村美起来,让旅游旺起来,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富裕起来,让集体经济壮大起来,让党群关系和谐起来。”这个“五个起来”的(三年)奋斗目标。】

短短三年,要让一个贫弱的问题村旧貌换新颜,话说说容易,真要做到绝非易事。现在,三年已过,赵学工能兑现当初的这个承诺吗?

三年之诺

【采访 江村紫金村民组组长 江峰:当初赵书记的承诺,我们确实老百姓、党员都在怀疑的态度,是不是在讲大话。】

【采访 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胜勇:不管到哪一片去,到哪儿去,也没哪个相信他,因为才来啊,你讲话不是,干部又下来骗人了。】

村民的态度,赵学工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刚到江村时,村里的紧张对立情绪,就已经让他着实捏了一把汗。

【采访 赵学工:第一个礼拜来了,主要任务就是接待群众上访,我的办公室几乎成了上访室、信访室。】

【采访 江村书记、主任 王胜勇:村里来了话,老百姓来了首先张口就是骂人,不管首先把你骂一顿再讲。】

村民的怨气为何如此之大之深?经过深入走访,答案逐渐清晰起来。主要集中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景区经营一直不景气,村民不能从中获得基本的收入,住在4A级景区里却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二是村里环境卫生差,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普遍严重滞后,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三是村里没有产业,村民就业缺乏门路,脱贫难致富更难。

【转场】

【7月24日 江村紫金村民组 “两问”会现场 】

【现场同期:村书记 主任王胜勇:上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这儿,我说的是什么,村民:你那里修一条机耕路,田的(补偿)款是你小组里担的啊?那个是2011年项目里面的, 4000块钱一亩,我问你,为什么这个20多年我们紫金都没项目,你等着,你等着这个项目来,我问你,为什么所有的路都修了,摊到紫金都没项目,所以你讲话不是抬杠子,我问你项目到哪里去了?我问你项目到哪儿去了?】

质问、争论,带着“火药味”,这是江村“两问”会的常态和鲜明特征。“两问”,即“访贫问苦、问计于民”,这是赵学工驻村后的创新,也是他破解江村困局的突破口。每半年召开一轮,干部深入到村民组,听民声解民忧。

【采访 赵学工:我们在开展“两问”活动的时候,我们就跟村两委、工作队打了招呼,事先开了会,要有承受老百姓责骂的这样一种心理准备,去了以后就是老百姓的出气筒,那么老百姓在出气当中,他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回来要进行梳理解决,所以应该说我们每一次“两问”活动都是一次带有“火药味”的,应该说我们工作了三年了,这个时候开“两问”活动会,还有怨言,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江村的矛盾还始终在解决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解决掉。】

江村,面积9.2平方公里,共21个村民组2200多人,由中心村和外围村组成,其中中心村,即景区所在的区域,住着18个村民组1900多人,外围村有3个村民组300多人。紫金,是外围村民组之一。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两问”活动的重点,从中心村开始,逐步扩散到外围村。通过前两年的“问”与“做”,中心村和其它两个外围村民组积压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已基本解决,一批群众关切的难事、烦心事,变成了一个个看得见的民生项目。紫金组是今年的重点,也是最后一个问题较多的村子。

紫金地处偏远,村庄的路一直都是又窄又破,村民怨声很大。去年年底开的“两问”会上,大家集中反映了出村主干道拓宽和到户路修建这两大问题。半年时间,“问题”已变成“项目”,正在施工解决中。

【“两问”会现场同期 村民1:赵书记一来我就讲了,紫金还是保持原来解放前时的面貌,我是这样表态的,赵书记来了以后,反映以后,赵书记不但承诺了,而且实现了,做了,把我们紫金的面貌大大地改观了,我从内心上来讲非常高兴。】

紫金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绝大多数的态度在转变。但是,大家心里还有一个多年的疙瘩没解开,这也成为今天会上村民集中反映、少数人抱怨的焦点,就是修一条机耕路。

【“两问”会现场同期 村民2:你自己小组里生产(机耕)路修几条,紫金组可修了一条,紫金组叫你修一条生产路,你就讲大队没钱。】

【“两问”会现场同期 村民3:提到紫金机耕路,没钱,或者又是社员(村民)不同意了,实际没搞,怎么不同意,你要的搞石灰线一打,看看哪个同意不同意。

其实这是个历史遗留的老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这条机耕路涉及到紫金的20多户100多亩田。由于没有路,村民种田全靠人工,十分辛苦不易。初步估算,修路的费用至少要十几万,虽然钱还没有着落,但赵学工当即就下了决心。这条机耕路,也成为赵学工驻村三年临别前的一大记挂。

【“两问”会现场同期 赵学工:原来我们想去年一次性把这问题解决掉,怎么解决掉呢,让大家集一点资,我们把路面钱搞掉、解决掉,现在大家反映集资比较困难,这个事不就梗住了么,现在我们扶贫工作队在这地方,我们承诺,大家集中反映的机耕路的问题,尽量不让大家掏钱,尽量搞快一点。下次我们等这个项目有一点眉目的时候,我们再来反馈一次,好,感谢赵书记,在江村干得有头绪了,不能离开江村,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不讲大话,继续还待三年就好了,再待三年我们机耕路肯定解决了,上面把你调走你都不能走,这是群众对你的(想法),谢谢、谢谢!

【转场】

江村,距黄山风景区仅30多公里,区位便利、旅游资源丰厚。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江村,历代文风昌盛、英才名流辈出。仅明清时期,村中就考取进士、举人等126人,民国初年又出博士、学士17人,更有“父子进士”、“兄弟博士”的佳话世代传诵。现存数十处典型的明清徽派古迹,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可是,这样一个古村落、4A级景区,却一直显得冷清。问题出在哪里?

江村景区,一直委托给一家旅游公司经营,每年公司按收益的一定比例,给村里分红,由于长期以来经营不善,导致村委会、村民与景区公司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形成恶性循环。垃圾遍地,内外道路年久失修,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停车场,与一个4A景区相去甚远。

【采访 赵学工:到处,河沟里面,我们那个龙溪河、凤溪河两条河,今天看我们的河水清澈得不得了,当时里面堆满了垃圾,到处厕所臭烘烘的,猪圈到处都是,那么人家到江村这样一个古村落,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美丽乡村的样子,看到的是乱糟糟、臭烘烘这样的局面,所以我们首先提出来要让江村美起来,所以我们启动了美好乡村的建设。】

在赵学工看来,江村作为一个旅游村,贫困的根子在旅游,希望也在旅游。到村后的头一年多,“两问”活动的重点就放在景区。先是经过半年的集中整治和修建,解决了景区环境卫生和道路、停车等基础设施的问题,让景区换了一副模样。接着,他又有了新想法。

【8月6日 赵学工前往景区老屋改造工地】

【赵与施工村民对话 现场同期:顺利啊,哎,在吧,嗯,顺利,我们把这个(房子)搞下来多好,你这个事做得好,买下来了,有人到江村来投资,你又有事干了。这什么时候能够完工?他8月10号过来吧,我晓得,你这什么时候能完工?10号过来还有装饰方面,没装潢,还有一些必须要等他来,他做的设计跟我们不同,像我们刷白灰,他不要,他怎么呢?他要黄泥巴刷,粗糙,不要做得光滑,他要体现他中央美院的老师的水平。】

这里原先是一处闲置的老民宅,几个月后,它将变身为中央美院的画家写生基地。

过去,江村旅游业态单一,服务配套薄弱,甚至没有一家说得过去的民宿酒店,游客来了大多转一圈就走。对此,赵学工经过外地考察,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就是收储闲置老屋,然后以村资产入股或租赁方式,寻求客商来景区投资发展民宿、画家写生基地等。2018年,村里入股的两家民宿先后开门迎客。

【宣砚研学基地 现场同期:好,你看这边都是,他们的胚根据自己的需要,他先要设计好以后,然后在这里雕刻。】

同时,江村所在的白地镇是全国特色小镇“宣砚小镇”,宣砚文化独具特色,村里又入股宣砚公司建起研学基地。2019年底,再次与中央美院达成长期租赁合作。

【采访 赵学工:这样的话,租赁给他以后,他把打造好了以后,每年中央美院的教授、学生到江村来研学写生,定期来,这部分人来了以后,一方面增加了江村的人气,旅游的资源,人气,同时来了以后也增加了我们江村的旅游的收入,实际上对我们村里集体经济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除了有旅游收入以外,还有了资产性收入。】

江村的人气正逐渐升温,过去冷清的景区,变得热闹起来。

【采访 坐忘江村民宿 烧烤现场 游客:江村风景非常优美的,然后这块的气候也是非常的好,在这里休息、旅游,是非常好的一个场所。】

【采访 坐忘江村民宿 烧烤现场 民宿经营负责人 李琳 :主要是我姐她长年在国外,去的地方也挺多的,但是还是很喜欢江村,所以每年都要来,所以就在江村开了一个民宿,是这样的。】

【转场】

【8月10日 赵学工前往紫金组机耕路现场 进行线路规划、丈量。】

【现场同期:放线。】

上次 “两问”会之后,赵学工为修机耕路的十几万块钱费了不少心思,也碰了不少钉子。半个月过去,尽管还只落实了一小部分,但他决定先干起来。可不曾想,在做线路规划的时候,又碰到了难题。

【现场同期:村民:(机耕路)走田中间走要多补一点点才对的,赵学工:不是我讲,大家反映这个机耕路要修,要修的时候,现在钱还没搞到手,另外还有一个,你修的时候大家都要做点奉献,是的,你都不做奉献,还没开始修,我想多搞一点,我还想在田上面搞两个钱,这样子事情就干不成,你可懂。】

【现场同期:赵:我知道,你要同意,一家一家地讲,你都不同意,村民:你问他可同意,都不会同意的。赵:哪个不同意?村民:接下来在这个路量好之后,具体怎样赔偿最好跟大家讲清楚,到底把多少钱一亩,现在不晓得多少钱一亩,有的讲三万几,有的讲一万几,有的讲几千块钱,按国家的价格,你们可以问,到底多少钱一亩,人家再考虑一下子,也许你现在要给人家(赔偿)高,笔直就笔直地走,对不对。】

为了节省修路的费用,赵学工希望尽量走直线,但有的不愿让地,有的对占地补偿标准心存疑虑,一时陷入僵局。

【现场同期 赵学工:征人家地他干,征他地他不干,那哪中呢。】

修路是大家迫切要求的,可一旦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村民又不肯轻易让步。三年来,像这样好事不好办的情形时有发生。好在,经过反复耐心地做工作,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位村民主动做出让步。

【现场同期 村民江来生:我的田,我做主,为了修路笔直走,中间一定要给我放个涵管,这个地方还要种,那边要种,要放个涵管就行了。为了修路嘛,你总要牺牲一点,是不是。】

【采访 村民江来生:这个路不搞好,我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种田连一包稻子根本扛不动了,你不搞条机耕路,你怎么种田,没办法种。】

机耕路总长610米,宽3米,修路加占地补偿,预算下来,总费用将近20万,比之前预估的又多出好几万。前期准备总算完成了,可修路的资金还没有最后落实,那么,机耕路到底能不能修成?

【转场】

【7月18日 赵学工前往马村村民组受灾贫困户现场】

6月下旬以来的一场持续洪水,给江村带来了不小的灾情。贫困户傅银平这次的损失大不大,赵学工心里一直记挂着。

【现场同期:傅银平:(鱼)都这么大了,原来都有三斤了,赵:里面一点(鱼)都没的了吧,傅:没有了,那口子那么大,赵:放了多少鱼苗, 傅:放了2000多头,鱼有那么大了,山倒下来,一下子水全部从这里过来了。】

49岁的傅银平,之前在上海务工,收入除去房租、生活等开销所剩无几,还要赡养家中的老父亲,生活一度陷入贫困。2018年,在赵学工的反复劝说和帮扶下,回乡搞起了种养殖业。

【采访 傅银平:我回来的时候那肯定是比较困难了,他们经济上,给我找贷款,贷款之后,我养的鸡养的鸭,销路开始不是那么好嘛,他们给我们找销路,给我们增加了一些脱贫致富的信心。】

两年下来,他已发展得小有规模,种了五十多亩水稻,养了几千只鸡鸭,还有一个鱼塘,不仅脱了贫,而且过上了殷实的日子,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能人、带头人。不料这次水灾,让他损失不小,塘被冲垮,5000多斤鱼打了水漂,还有5亩田的稻子绝收。

【采访 赵学工:几条措施,第一个尽快帮助他恢复生产,所以我们今天请来了挖机,把这个道路疏通,把河道缺口堵起来,使这个塘尽快地能够恢复起来,这第一个,第二个,等他鱼塘搞好以后,我们支持他启动资金,我们也动员了社会力量给他一定的补助,这是第二个,第三个稻子收割以后,鱼能够放的时候,他所损失的鱼苗,我们村里我们工作队把他补起来,总归一条,就什么呢,让他今年脱贫了,他已经是脱贫户了,脱贫不返贫,另外通过他这个示范效应能带动更多的人发展产业,走自救和发展的道路,鼓励大家,我们现在不讲扶贫要扶志嘛。】

对于贫困户,村里一方面鼓励、扶持有条件的自主创业,一方面通过发展村级产业提供就业。江村建起了两个扶贫车间,通过规划整合,以引进来等多种形式发展起了三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画面+字幕: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花卉观光基地),总面积超过1000亩。

对于江村,脱贫摘帽只是起点。2019年开始,赵学工就已着手更长远的发展,确立了“文化江村、多彩田园”的新思路目标。

【转场】

【10月15日  紫金组机耕路动工修建仪式。村民放鞭炮,热闹场面。】

今天,对于紫金村民和赵学工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村民多年的愿望终于成真,赵学工了却了临别前的一桩心事,让江村三年扶贫不留遗憾。

【转场】

【赵学工在江村景区,边走边与村民拉家常、聊天。】

【现场同期 赵:你这个手怎么搞的?村民1:摔的。赵:那怎么搞的,村民1:残疾啊,战场上下来的,赵:评残,够评残就评残,要注意,还要注意安全,我去年摔了,这个腿骨头摔断了。】

现在只要有空,赵学工总喜欢在村子里走一走,家长里短,说说笑笑,气氛与三年前已截然不同。

【现场同期:村民2:你这个书记在江村待着真好,赵:谢谢,谢谢你表扬,村民2:是的,赵:谢谢老人家表扬,村民2:是真好。】

【现场同期:赵:我跟你讲,友庆呢,村民3:我相信,我们所有事都把记在心上,村民3:讲到你,我们江村老百姓大部分都是像这样的(竖大拇指点赞),赵:不要表扬,你们好好干就中了。】

三年,江村的变化实实在在,看得到,也听得见。当初赵学工“五个起来”的三年之诺是否兑现,一张张笑脸或许是最好的答案。【画面+字幕:三年:江村投入各类建设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3万元到35万元;景区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4000元到1.3万元。】

但为了今天这个答案,赵学工常年奔忙,少有休息,争取项目、跑资金,从田间地头到建设工地,难得回家一趟。这间简陋的小屋几乎成了他江村三年的家。期间,他还两次受伤,腿部、肋骨严重骨折。

【江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胜勇:我们现场有一个老屋收储,去了一个民房,那也就是年久失修吧,草也深,也没注意,一滑就滑下去了,把腿摔断了,其实正儿八经讲,一直以来我对这个事情我都比较,特别是嫂子来了,我感觉到内疚,那次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我可以这么讲吧,在我们所有的难点难事情方面,那都是他出面解决,那都是他搞。】

赵学工还有一个不愿提及的秘密。当初来江村扶贫,原定的人选其实并不是他。由于种种原因,原定的单位同事无法成行,组织上临时决定派他下来先顶替三个月,但不知不觉,三年就过去了。

【赵学工:这几年能坚持下来,我觉得是组织上的支持,更是江村老百姓对我工作的支持,让我感觉到在江村干,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老百姓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江村的三年,是我人生当中不可忘记的三年,任何工作,脱贫攻坚工作也好,包括我们乡村(振兴)工作也好,都是要用心干、用情干、用劲干,你只有通过干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干能干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画面+字幕:2019年12月 江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7月江村获评“全国优秀乡村旅游重点村”。】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