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最美教师”候选人:易玉芝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6-23 16:22

 
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易玉芝

用平凡演绎精彩

桐汭河是一条清清的河流,它绵绵不绝二百余里,贯穿广德县全境,它一路潺湲迂回,静静流淌,哺育着勤劳的广德儿女,这是一条再平凡不过的河流。依着这平凡而静静的河流,我们常常陷入它深深的记忆里……

二十年前,一个扎着粗粗的辫子,一袭淡蓝色的裙裳,安静优雅的走上了桐汭河边这座校园的三尺讲台,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伴着静静的流水,她用责任书写教师职业的崇高,用爱心铸就教育事业的神圣,用教育艺术追求普通人生的平凡世界,二十年忽焉而去,一如那条静静的桐汭河,在三尺讲台,她用二十年的时光,静静的用平凡演绎精彩。

一、从“姐姐”到“妈妈”

如果说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它的崇高就在于它的责任。

1994年8月,二十岁的易玉芝从师范毕业,任教于桐汭河边的誓节职高。从教伊始,毫无经验的她就被委以高一年级幼儿艺术班班主任,从那时开始,她就一直任班主任,一届届的学生倾注了她对教师职业“责任”二个字的书写。正是“责任”,使她赢得了学生对她的爱戴和依恋,从最开始的“姐姐”到如今的“妈妈”,学生变换的称呼则是她不变的教师职业的“责任”情怀。

1、姐姐

现在担任四合中心幼儿园园长的刘永萍是易玉芝老师的第一届学生,她是第一个叫她姐姐的学生。那年,花古乡金林小学为纪念革命先烈王金林烈士,在校园内筹建“金林纪念室”,囿于经费不足,金林小学计划准备一场演出以筹措经费,金林小学负责人找到了学校,学校把任务落实到易玉芝老师身上,由她负责整场演出的节目编导、排练和演出。时间紧,任务重,刘永萍作为班上的文艺委员和班长,积极配合易老师的节目编导、排练,歌曲、舞蹈、相声、小品……为了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要,易老师和她的幼儿艺术班精心准备了整整两个星期,她和学生一块儿吃、住,一块儿唱、演,时间一长,学生都喜欢了这个温柔娴静的“姐姐”。刘永萍说:“那天,我们在舞蹈房排练,都累的浑身是汗,易老师也是,休息的时候,易老师让我给她倒杯水。我把水杯递过去,自然而然的喊,姐,水!易老师一愣,她笑了,大家都笑了,后来,我们就不喊她易老师了,就喊她姐姐。”

后来这场演出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当时花鼓乡政府和广德县教委的高度赞扬,他们给学校送来一面写着“精心育梓楠,爱心洒杏坛”的锦旗,而她的学生从那时起就称呼她“姐姐”。易玉芝也非常乐意这种“姐姐”的称呼,作为一个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她担当起“姐姐”的责任,和她的学生一起渡过了年轻的岁月,一届又一届……

2、妈妈

13秋社会文化艺术班是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非常特殊的一个班级,26个学生都把她们的班主任叫“妈妈”。从入学那天开始,她们就在“妈妈”的带领下,每月都在全校班级量化考评中拿到最高分,广播体操比赛、技能竞赛、文艺演出、文明寝室评比……学校的每次活动,她们都拿第一。学校的各种管理措施实行,也喜欢从这个班开始实验。从那个周一早晨开始,全校师生忽然发现,你在学校的随手扔垃圾,随口说脏话,任意践踏草地……,一切不文明的举动,都有学生在观察、监视、劝导,她们一个个带着小红帽、穿着工作服,面带微笑的劝阻你,你忽然发现,校园一下子整洁、文明了不少,这是学校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尝试,而第一个承担这个任务的就是13秋社会文化艺术班,学校把这个活动叫“德育实践活动周”,后来更多的班级参与了进来,学校的校风、学风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记得一开始带这个班的时候,女儿也读了高一,家里一下子空了不少,看着这些洋溢着和女儿一样青春笑脸的孩子们,易玉芝老师总在心里想着自己的女儿。她挂在口头上一句话总是:你看,你们和我女儿一个年级,你们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或者:你看,我给我女儿就是这样讲的,我也这样给你们讲!或者:你看,我女儿和你们一般大,你们一定要听我的话!班会课、早自习、活动课、技能课……学生总是听到这样的话,她把她对女儿的教育责任一股脑的、照搬不误的给了她这届学生,学生感冒生病了,学生出问题犯错误了,学生情绪波动异常了,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关怀、爱护、教育着她们。学生渐渐的被这个老师感动了,她们也像女儿一样私下的开始喊她“妈妈”。

时光就这样匆匆流逝,易玉芝从“姐姐”开始,二十年过去,曾经的“姐姐”变成了“妈妈”,不变的则是她对每一个学生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书写教师职业崇高的最华丽篇章。是的,教师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职业,可二十年来,易玉芝老师始终坚持“责任”二字,从而在平凡中演绎了精彩!

二、情在左,爱在右

如果说教育是天底下最神圣事业的话,那么这个事业必须要用爱来铸就。

2013年9月,易玉芝接手13秋社会文化艺术班班主任工作。面对新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家校联合”,而有针对性的家访是做好“家校联合”的必要环节,她感觉到这批学生中,最有必要家访的就是高雨。这个学生身材修长,长相姣好,穿着也很时髦,就是总有一种不合年龄的忧郁,所以一进班级就有很多学生关注她。记得开学第一天,是她姑姑送她来上学的,登记家庭信息的时候,已经知道她的父母离异了。趁着周末,女儿小礼拜在学校,她决定去高雨家家访。

到高雨家的时候,高雨正在家洗衣服。两间两层楼的楼房,坐落在山边上,距离大村子还有一段路。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从初二下学期父母离异开始,每个周末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家料理生活,父亲回来的不多。再问,高雨一下子就哭了。原来,这个孩子最怕的就是周末。

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她立即和高雨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同时她像关心自己女儿一样关心这个孩子,一到周末,她就和她父母通电话,要求她父母必须有一个人来接孩子回家,不允许她一个人在家过周末。

像高雨这样的问题,易玉芝老师每届都能遇到。职业学校学生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家庭问题,家庭离异、教育缺失、家庭贫困三种情况占到60%左右,所以易老师常说: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失的就是“爱”。在13秋社会文化艺术班家长会上,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谈了自己对女儿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和反思。家长会后,有个学生家长发短信给她:“易老师,今天您说的这些,我真是惭愧!真的很感谢您,我一定像您一样爱护自己的女儿。我家境不好,所以我一直以为哪怕我穿破点,打工挣钱,也要给孩子穿好点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一定要像你一样,关注她的成长,关注她的内心,让她感受家庭的温暖,做一个好母亲。”

从一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易玉芝老师就是用对学生的爱来感化学生、感化家长,共同铸就爱的教育。正是这种对学生倾注的满腔爱意,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和信任。正如冰心说的那样:“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其实学生就是美丽的花朵。而播撒这花种、等待花开、享受花香的过程,就是易玉芝老师作为一名平凡的老师所追求的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正是平凡演绎的精彩!

三、教育是一门艺术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就可以享受普通人生的平凡世界。

日前,我们得知,易玉芝老师一家入选了首届全国996个“书香之家”称号。走进易玉芝老师家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书香!那静静伫立的钢琴,排列整齐的书柜,一本本专业性极强的教育教学著作,最打眼的,就是那清清楚楚记录其专业成长的备课笔记和班主任工作手册!

从那本薄薄的黄皮封面的第一本班主任工作手册开始,记录了她从教生涯迈出的第一步,然后一本又一本,记录了她对教育艺术的孜孜不倦追求,也使她一步步坚实的走下来,完成了她在普通人生的平凡世界里最妙不可言的享受!

从第一篇教学论文《浅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市二等奖),第一个节目《四声部无伴奏合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全市首届职教之光一等奖),到《略论学生专业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省三等奖)、《农村幼儿教师现状与对策研究》(市级课题结题),到县级德育先进个人、骨干教师,那满满当当的一抽屉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在教育艺术的路上不辍追寻,倾情投入,忘我工作。

作为专业课教师,琴法、乐理、视唱、练耳、舞蹈等课程,她都曾经任教过。在女儿刚出生那年,还在哺乳期,学校让她担任舞蹈教师,她买来VCD,对着电视练习舞蹈基本动作要领;学校要开琴法课,可学校只有几部脚踏风琴,她举债自己买了一部钢琴,把学生带到家里上钢琴课;演出常常没有合适的服装,她自己动手设计,拿到服装店让师傅对着设计裁剪缝纫;学校每次举行大型文艺活动,她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她就是教育的大地上一片美的叶子,自由、欢快地在风中摇曳,眺望远方的风景!

二十年的从教生涯,从“姐姐”到“妈妈”;二十年的耕耘播撒,情在左,爱在右;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灿烂的笑容真是让她痴迷!在她看来,这些面孔和笑容的背后就是学生隐藏的个性,教育的艺术就是要善于感觉到学生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要把这种独具的个性财富揭示给年轻的心灵,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真情实感,唤起对理想的追求。她在她的班主任手册上写道:“没有比教师和学生的脑力劳动更为生动、更为千变万化和更为活跃的事物了”。

潺湲的桐汭河静静流淌,古老的横山静静耸立,从依偎着桐汭河边的誓节职高,到坐落在横山山麓的机电学校,易玉芝老师就是这样,用责任、爱和对教育艺术的追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路走来,用平凡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易玉芝老师工作照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