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最美教师”候选人:陶兆益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6-23 11:14

 
宣州区卫东中心小学陶兆益

脊柱弯曲,但他仍是最美的教师

陶兆益,男,1954年5月出生,1975年2月参加工作,群众。

陶兆益,小学一级教师,现任四(3)班班主任,担任四年级数学、书法、品德等课程。

是的,你没看错,陶兆益老师是一位已经进入退休状态的老师,一般情况下,他每周只需带几节课,清闲的等待着退休。而他,却担任着高年级数学、书法等繁重的工作,每周十七节课。还担任着四年级的班主任。

其实,陶老师一辈子的教学生涯和班主任的称号从未分离过,从教三十五年担任了三十五年的班主任!这恐怕也能算得上资格最老的班主任了吧!可以说,陶老师一辈子也没有清闲过,他总是任劳任怨,忙完教学忙学生,忙完学生忙学校。

他不是校长,但三十五年来,不管是在村小还是在中心校,他始终如一的踏实工作,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他不是党员,但三十五年来,不管是青壮年时期还是临近退休,他总是工作拣重的挑,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他家离学校路途遥远,但三十五年来,不管是风霜还是雨雪,他总能坚持提前到校,等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才拖着蹒跚的脚步回家;他身体瘦弱疾病缠身,但三十五年来,从未请过病假、事假。每遇病痛常常熬到周末才去就医,实在顶不住的就半天上课,半天去医院打点滴。

陶兆益老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深深扎根于农村教育这片沃土,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育人,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赞誉。先后获得宣州区师德先进个人,狸桥镇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宝塔村,是宣州区最偏远的村庄之一,陶兆益老师正是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无私奉献几十年。1975年,陶兆益高中毕业,当他知道村里缺代课教师,十几个孩子即将上不了学时,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片故土,回到了他曾经就读的村小——奉国小学,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0年。三十年里,他经常一人教三个年级,一堂课上要讲三个不同学段的内容,但他40分钟的课堂教学,总是安排得体、井然有序。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趣味,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题经过他的演绎就会变得简洁明了,一篇篇黑白的文字在他的口中变得有了色彩,妙趣横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课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其实,陶兆益不仅在教学上勤于下功夫,关注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在生活中,更是细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可以说学生的吃喝拉撒什么事都管——每天清晨,他为学生烧好开水;中午,给啃干粮的学生准备米汤;晚上,护送年龄小的孩子回家。有时,他把饭盒里并不丰盛的饭菜分给吃锅巴就咸菜的孩子,有时,他亲自掏钱垫上学生的课本费,学杂费。孩子们知道,有困难找陶老师就对了,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的。

陶老师不仅专心教学,关注学生,也关心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爱校如家。春天,他在校园载上一排排松树,夏天,他上屋顶换掉裂开的瓦片,秋天,他维修好损坏的桌椅,冬天他用厚塑料膜补好漏风的窗子。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陶老师冒着倾盆大雨爬上了漏水的屋顶。年幼的女儿睁着疑惑的眼睛问他:“爸爸,你也会换瓦呀?为什么我家的屋顶漏了,都是爷爷上去的?”

是的,陶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因公忘私的人民教师,在他的眼里,最重要的是他的学生,是他的校园。家里的事,他无暇顾及!

天佑好人,可有时老天会跟好人开一些玩笑。而老天和陶兆益开的玩笑则有点过火——脊柱及胸廓畸形!刚开始时,陶老师并没有注意自己的身体,原以为和往常一样,扛扛就过去了,可是随着病痛的折磨,原本挺拔的身姿佝偻了,原本均匀的胸膛畸形了!当他在妻子的一再劝说下去医院检查后,一切已经不可逆转!

听说体型被毁,陶老师说那没多大关系,孩子都几岁了,不必介意;听说以后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一旁的妻子忙安慰他,让他不用担心,家里有她。可他却叹息说,以后学校的修葺要麻烦些了!医生说脊柱弯曲,最好不要长久伏案,陶老师急切的回答:“那可不行,我还得备课改作业呢!”最后,医生说最好要住院进行手术治疗,陶老师拖着妻子离开了医院,又回到了学校。

随着一届届学生毕业,陶兆益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脊柱一天比一天弯曲,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瘦弱。但是,陶老师仍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那个小小的教学点。

后来,村小因网点布局调整而合并,陶兆益到了中心小学工作。学校到家只有一条路,名叫五里埂。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呀,路上大小石块,参差不平,开车会蹦,骑车会倒,走路会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了不耽误给孩子们上课,他每天都要早走一个小时,冬天能冻僵手脚,夏天能湿透衣衫。有次谈心时他说:“走在那条路上,有一种望不到头的感觉,想着以后每天要在这条路上来回,真是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可是,想想那几十个孩子,想想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什么杂念都不敢有了,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这样,陶兆益一坚持就是三年。“村村通”工程把五里埂变成了一条水泥路,陶老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骑车上下班,他到校更早了!

在卫东中心小学,他是年龄较大,资格较老的教师之一,但是,学校安排给他的每一项任务他都乐于接受,从不推辞。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个好说话的人。2013年9月,离他退休只有个学年时间,学校领导考虑到他辛苦了一辈子,希望可以卸下他班主任的重担。但是由于学校人手不足,个别同志不愿意接受临时安排的班级。陶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最后,还是他主动申请,表示愿意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领导劝他不用着急,同事劝他省省心,可他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只是舍不得这些学生而已,从一年级开始天天跟他们厮磨在一起,都混熟了,舍不得了。”

其实,舍不得的何止是陶老师呀,他们班的53名学生也舍不得他呀!特别是张甜甜同学。有一次,张甜甜来送作业本时听说陶老师就要退休了,当时就留下了眼泪。是呀,以后还有谁能像陶老师那样,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呢?

张甜甜是一个留守儿童,她从小就跟随姑妈生活。由于失去父母的爱,甜甜一点也不甜,她性格孤僻,学习困难,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沟通。陶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刻申请成了学校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结对帮扶张甜甜。在平时的生活上,陶老师竭力地去充当父母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她更多的爱护和帮助。平常,陶老师常摸摸她的头,找她聊聊天;天冷了,陶老师提醒她注意冷暖,及时增添衣服;感冒了,陶老师陪着她到卫生院量体温,拿药……一点一滴,如同润物细雨,消除了张甜甜和他的距离感,张甜甜成了会听老师的话的学生。接着,细心的陶老师还发现张甜甜是个喜欢唱歌跳舞的孩子,于是就让她担任班级的文艺委员,负责班级的文艺活动。如今张甜甜的成绩也提高了,加上她人长得漂亮,又会唱歌跳舞,现在深受班上同学的欢迎呢!当然,这一切都是陶老师的功劳。

进入卫东中心小学以来,陶兆益老师得到了鲜花、掌声和荣誉——2009年,被评为狸桥镇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宣州区“师德先进个人”;2013年,年度考核优秀。面对成绩,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去拥抱学生的世界,用一腔真情滋润孩子们茁壮成长,收获了学生们沉甸甸的感激。每当春节接到学生和家长的祝福电话,每当教师节收到孩子们的祝福卡片,陶兆益都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工作几十年来,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他把汗水和心血洒在了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为了千千万万的乡村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努力着、探索着、奋斗着!正如卫东中心小学校长给他的评价一般:平凡的工作中见证伟大胸襟,日常的生活中见证幸福感悟!站好最后一班岗,尽心做好每件事,如同他的名字:陶(掏净心血)兆(普照众人)益(受益你我)!


陶兆益老师工作照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