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绩溪:抢抓机遇写辉煌 图

抢抓机遇写辉煌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19 16:44

  7月14日,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2010年度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初步名单,绩溪县名列三类县第一名。至此,绩溪从200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绩溪县“十一五”期间是该县历史上极为难忘的五年、极其重要的五年和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大拼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的喜人景象。

  2008年以来,科学发展思路不断深化。该县立足县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奋力赶超、转型跨越、富民强县的科学发展道路。在起步初始,坚定不移地推进西区开发建设,实现了“三年拉开框架,五年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在调整阶段,坚定不移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转折时刻,坚定不移地抢抓机遇,以大项目推动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作出了规划建设“三区一廊”的战略部署,优化了经济发展布局;在转型时期,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大建设,以“城市东进、园区西扩”为重点,确立了财政收入“六年分作两步走,力争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这些思路和战略,符合绩溪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为实现绩溪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长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3.5亿元,为“十五”末的2倍;财政收入5.4亿元,为“十五”末的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为“十五”末的5.5倍;进出口总额3618万美元,为“十五”末的4.4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2%;财政收入年均递增4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3.4%;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0%;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递增43.1%;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递增49%和6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1∶48∶31。新型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企业从42户增加到108户。现代农林产业稳步发展,省级龙头企业已达19户,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宣传促销和品牌打造力度加大,金融保险、电力通信、房地产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跨越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批事关绩溪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合福高铁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10亿元;黄杭客专、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即将动工;绩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绩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绩溪至黄山风景区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论证;省道217线绩溪境内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总投资达80多亿元的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进场公路开工建设;石煤综合利用项目补充勘探全面完成;扬溪源水库批准立项;明雁公司年产10万套齿轮生产线建成投产;黄山恒久链传动公司年产3万吨异型链项目快速推进,今年8月份可投入生产;五年累计争取国债、扩大内需项目242个,其中37个项目列入省“861”计划,完成投资198亿元;累计引进省外资金项目456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4亿元,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全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确立了“组团式、立体式、差异式”的城市发展思路。政务商务区基本建成,新火车站新站新区规划完成,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实施了城区景观防洪、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祥云广场、和谐广场、西区公园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创建国家生态县2010年11月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全国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步伐加快;2006年分别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2007年分别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厨师之乡;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城市;2010年被授予中国徽墨之乡;成功举办两届徽菜美食文化节;2010年央视《寻宝》栏目走进绩溪。绩溪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对外形象极大提升。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四年行动计划”,园区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26户,2010年工业产值达34亿元,税收1.95亿元。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完成“村村通”工程277公里,投资69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建卫生厕所5000座。全县乡村垃圾处理已建立“户集(垃圾入桶)、村收(桶垃圾进各村垃圾站)、乡清运处理(站内垃圾运至焚烧场处理)”的保洁机制,乡村垃圾做到“日清日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改善。

  协调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大建设,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2.6亿元,惠及城乡14.8万人,人均受益1752元。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0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