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明明可以靠文化吃饭,却偏偏要凭味道~徽州能吃的“徽墨”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2-22 11:02

明明可以靠文化吃饭,却偏偏要凭味道~徽州能吃的“徽墨”。

徽墨,即徽州墨,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徽墨“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墨倾古今。

能吃的“徽墨”

可是在中国“徽墨之乡”的徽州,这里很久就藏有一款可以吃的“徽墨”茶点,其外形酷似徽墨,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尝时的口感享受难以言表:油酥柔韧,不待咀嚼先自融化生津,唇齿留香,清幽雅淡;甜而不腻,让人觉得甘甜适中,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多年来,或作徽州民间早点佐餐,或作茶点品茗,或作礼品赠友,或作食补健身。它就是让人常忆徽州行,让人常闻山野香的“徽墨酥”。

徽墨酥的前生今世

至于徽墨酥,徽州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唐朝末年,河北有位叫奚廷圭的制墨高手,当时南唐皇帝李煜爱好舞文弄墨,他把奚廷圭请来,安排在徽州制墨。

不久,北宋灭唐,李煜被北迁到汴京。谁知这位降王痴心依旧,看到书房缺墨了,习惯的派人到徽州取墨,王府总管是宋朝派的,知道降王私取贡物,就布下天罗地网,准备获取物证,以置李煜于死地。

徽州的奚廷圭这时也非常为难,墨房里驻有宋朝的督贡,私取贡物,罪不可赦,叫来人空手而回有对不起老主人。思忖之际,对面新开的糕铺店传来了诱人香味,过去一看,那新捣的黑麻馅同墨房里的墨料一模一样,心中有了底,他取来墨模,借了麻馅印了批墨锭交来人带走。后来,李煜果然逃过了这一劫,而徽墨酥的香味,也飘扬在汴京了。现在,走皖南、游徽州的人,仍能尝到由脱壳黑芝麻、百花蜜调制的徽墨酥,听到这流传已久的故事。

不过传说归传说,但从黄山市著名作家江志伟采写的《能吃的“徽墨”》一文中,发现徽墨酥的历史并不长。他写道,1978年,一位叫程积如的屯溪利民食品厂厂长、现筱苏州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积如先生,外出参观时发现,人们一听说他来自徽州时总会首先提及徽墨,又不时听到外地食品界同行关于开发黑色食品的信息,脑海中便形成了徽墨酥的创意,回厂后即着手研制,经过几十次配方筛选试制试销,终于取得成功,并以“猴桃”商标注册,投入正规生产,中国特产史册上于是有了徽墨酥。按照程积如当时说法,之所以将其命名为“徽墨酥”,一来它属于酥糖类精细糕点,可与徽州原有传统食品顶市酥媲美;二来它外形酷似徽墨,可借徽墨之盛名巧打徽墨酥品牌;三来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可让人一目了然便知道它的产地。

徽墨酥以黑芝麻为主料,但这里面很有讲究。比如,黑芝麻不是从市场上随意收购来的,而是先由化验室对各产地黑芝麻反复检测,筛选出某地产品作为主料专用;炒制工序一般都由资深老师傅把关,既不能生也不能老,又要出香出脆出油;拌料用的熟面粉、白糖粉、芝麻酱配方更是大有文章,属于独家秘密。

一切比不上好吃

这么有文化内涵的徽墨酥,明明可以靠文化吃饭,却偏偏要凭味道。作为名点酥食,好吃才是最关键的。

由黑芝麻、百花蜜,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徽墨酥,看起来像书院的好墨,尝一口香醇香酥,尤其因为芝麻是经脱壳的,故而特别地“细结”,毫无颗粒,抿在嘴里即化。

甜而不腻,却又让人觉得甘甜适中油酥正点唇齿留香,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

徽墨酥中的健康密码

徽墨酥主料黑芝麻当家。黑色食物让人健康一辈子,具有补养肝肾,健脑润肺、养血乌发,坚筋骨,防衰老的作用。

徽墨酥除具有一般黑色食品的食用功能外,还具有润喉、滋肺、乌发等特效。《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出”。

徽墨酥取名源自徽墨,寓意满腹经纶,这“最具文化气息”的糕点,吃过之后再不会“胸无点墨“啦!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