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清代紫砂暖砚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9-28 08:29

这件清代紫砂暖砚(见图),长11、宽9、高9厘米,外观呈长方体形。从结构上看,该砚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砚台,中间大部分凸起,用于磨墨;一端留有近似梅花状的“如意孔”,作贮墨和蘸笔用。下部为砚座,一侧有圆形大孔,可将木炭置入座内;另一侧有圆形小孔四个,起到散烟透气的功能。

观察可见,此暖砚四腹略鼓,虽多处墨迹斑斑(尤其砚面几乎为墨包裹),但其紫砂色泽正宗,质地坚实,厚重之中透出熟旧的包浆。除一角略有磕碰外,品相接近完好,不失为一件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佳作,不可多得。

“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其历史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遗址出土的磨盘和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鹅卵石石砚可视为后世砚台的雏形。汉代发明人工制墨后,将墨直接在砚上研磨,砚台从此得以推广。

然而,到了天寒地冻的天气,室温一旦降至冰点以下,砚台就会结一层薄冰,此时若用笔去舔墨,笔墨势必冻结粘连,无法书写,暖砚便应运而生。

从功能上看,暖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暖型”,也即在墨堂下凿出空腔,灌注烫水于内,使砚面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是“火暖型”,是在砚面之下设置底座,一般用金属制成砚匣,置炭火或油灯烘烤以提高砚面温度。清代中晚期后,聪明的古人将紫砂陶艺融入文房,制作出紫砂暖砚,不但透气性佳而且耐高温,解决了水暖型不持久、火暖型易开裂的弊端。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