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匠心制砚40载成大家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1-26 09:15

走进肇庆白石村柳新祥端砚艺术馆,抬头是一尊高达1.4米、宽3.6米的宋坑石料鼓形端砚,祥龙游走鼓身,狮首衔环两侧,仔细端详,令人心生震撼敬畏。今年60岁的柳新祥就是这尊气势磅礴端砚的创作者。

20岁舍弃曲尺和墨斗,柳新祥从木匠转行砚雕,在讲究师传徒承的砚雕行业内算是个“半路出家”的人物。他制砚40余载,获得国家级制砚大师称号。

“北漂”结下端砚情

柳新祥,生于江苏泰兴,在家乡学习木、石雕工艺,后“北漂”并与砚雕结下毕生之缘。

当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下属的中国砚文化研究所招揽人才,柳新祥被选中,主攻故宫御用古砚的修复和仿制,从此走上毕生制砚的道路。

“仿制古砚当中,产自广东肇庆的端砚无法回避, 广作 端砚形象生动,富有变化,那时候我就产生一个想法,要到端砚的发源地去看一看。”有这样想法的他,在1983年,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身份被引进到肇庆市,从事端砚设计制作及古砚鉴定。

柳新祥把粗犷霸气、严谨对称的宫廷砚雕风格带进肇庆,凡是他制作的砚台总是大卖,备受日本市场喜爱。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作”和“宫作”交流打破门派之见,广东人崇尚创新包容,很快各种流派的砚雕在白石村里丰富了起来。

6年未休雕刻扛旗之作

每个艺术家都希望在浸淫已久的领域里拿出传世之作,柳新祥也不例外。

2003年,已经45岁的柳新祥觉得机会开始成熟了,开始谋划扛旗之作。他足足花了3年时间才找到一块20吨重的宋坑端砚石料。面对着大料,各种雕刻题材在柳新祥脑海中不断浮现、不断否定。

2008年,反复推敲后柳新祥确定以中国传统的“鼓”形为创作原型,并花了一年时间完善设计。

这尊后来被命名为“鼓形·龙腾盛世砚”的作品,以鼓面为砚池,以鼓身作雕刻。总高139厘米、总宽360厘米,深雕、通雕、镂空雕、浅雕、浅浮雕、线刻等多种砚雕技艺交错使用,是世界最大鼓形砚,2013年获得吉尼斯扛旗世界纪录。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原设计沿着鼓身向里深雕5厘米,但是反复论证后,5厘米不足以呈现层次感,气势不够磅礴。后雕刻改为深达20厘米,是原设计的4倍。

20厘米与5厘米的区别就在于,以祥龙嘴里的一颗衔珠为例,20厘米的层次下,一名弟子要连续多雕上一个星期时间。

至2013年完工,这尊端砚作品倾注了柳新祥和他14名弟子6年的光阴,“6年时间没有一天停过工”,雕折刻刀5000余把,钻断电动钻具120多台,先后投入资金超过2000万元。

呼吁培养端砚人才

“艺术要回归生活,艺人更要关心社会。”柳新祥实践着这句话,除了担任肇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还曾担任肇庆市政协委员,屡屡为端砚人才培养发声。

“端砚雕刻这门古老的技艺如今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后继者越来越少,人才培养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柳新祥告诉记者。在当前肇庆端砚传承和教育出现向好趋势的情况下,柳新祥打算联合一些来自文化届的代表委员,建议政府为艺术家开设民间博物馆大开方便之门,让更多文化瑰宝进入大家的视线,让民间博物馆担任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