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呼唤传承 徽墨名村难觅本土徽墨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21 08:53

对大多数人来说,距离婺源县城50公里的浙源乡虹关村也许比较陌生,但一提起“徽墨”,该村则赫赫有名。明清时期,徽墨有三大流派即歙县墨、休宁墨、婺源墨,其中虹关村一名姓詹的墨工异军突起,其所制墨品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至今该村仍完好保存詹成圭、詹方寰、詹子云、詹大有等众多徽墨大师宅第的古建筑,被誉为“中华徽墨名村”。然而,该村当前却难觅本土徽墨,全村掌握古法制墨技艺的村民仅有35岁的詹汪平,他因无场地施展技艺,靠经营餐饮谋生。

呼唤传承 徽墨名村难觅本土徽墨

詹汪平展示其制作的徽墨及书画名家作品“徽墨千古”。本报记者童梦宁摄

“徽墨名村”难觅本土徽墨

清明期间,记者来到虹关古村,在多处古宅及商铺中,并未发现可供欣赏或购买的婺源徽墨,全村更无展示本土徽墨古法制作技艺的场所。

几名村民告诉记者,由虹关村墨商老宅“务本堂”修缮成的“尚逸工坊”设有徽墨展示台,可体验古法制作技艺,也可购买徽墨旅游产品,但这些徽墨及制作技艺来自安徽,并非婺源本地。记者连续两天造访“尚逸工坊”,却遭遇铁将军把门。随后,记者上网搜索,2015年来自江苏的几名青年租用该村“务本堂”老宅,将其修复成集制墨、制笔、抄纸和刻砚的工坊,邀请歙县制墨名家吴成继指导古法制墨技艺,以此进一步保护、传承徽墨文化。

在上海工作的虹关村村民程启仁表示,连省外人士都驻守虹关古村,借助安徽墨师传承徽墨古法制作技艺,作为旅游大县的婺源更不能袖手旁观,应充分挖掘古村深厚的徽墨文化,向后人及游客展示具有本土特色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可进一步提升婺源的美誉度。

全村仅一人懂古法技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徽墨传统的制作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11道工序,需经烟熏、火烤和捶打,徽墨制作工艺不仅繁杂,而且又脏又累,虹关村及婺源县从事徽墨制作的人寥寥无几。但幸运的是,该村35岁村民詹汪平作为徽墨大师詹成圭、詹大有的后人,虽靠经营餐馆为生,但仍对徽墨制作情有独钟。他在自家餐馆腾出2间房,专门用于制墨,忙完生意后,就待在墨房潜心制墨。

在阴暗、潮湿的小墨房里,只见詹汪平点燃桐油灯,就着火苗盖上瓷碗,又用铁锤敲打墨泥,向记者展示了几道古法制墨流程。他坦承,因场地限制,他制作的徽墨与祖上的徽墨有一定差距,如胶性不够强、烟制不够纯、包浆不是很圆滑等,但在着墨方面仍能保持“落纸如漆”的独特优势。他告诉记者,每逢遇上来自海内外的书画名家,他都会主动拿出亲手制作的徽墨,请他们现场试墨。

记者在詹汪平珍藏的书画大师留下的墨宝中看到,有一幅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书画家、南京大宋潮书画院常务院长葛玉芳为其所写的“徽墨千古”。这几个遒劲飘逸的大字,深深鼓舞了詹汪平,令他倍增弘扬祖业,传承婺源徽墨文化的信心。

申报省级非遗传承人

采访中,记者遇到几名来自上海大学、中国美院的书画界学者,他们对虹关村徽墨传承面临尴尬现象表示遗憾。上海大学教师、国画家王味之直言,应该积极保护虹关古村徽墨文化,丰富婺源文化旅游内涵。

詹汪平告诉记者,根据徽墨制作工序,至少需要点烟房、和料房、打磨房、库房等5至8个操作间,除和料房环境须密封,防止烟料飞散外,其他操作间应干燥、通风,可避免徽墨发霉、变形,且能有效改变当前存在的不足。

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施杰平向记者介绍,在虹关古村能运用古法技艺制作徽墨的人确实仅有詹汪平。近几年,该县一直在谋划如何抢救并挖掘本土徽墨文化。去年5月,以詹汪平为主角,录制了婺源徽墨制作宣传片,同年12月申报的“婺源徽墨制作技艺”项目已获省政府批准,当前正逐级上报詹汪平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就詹汪平当前制墨场地受限的问题,施杰平表示,下一步将与浙源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及詹汪平沟通,搭建一个专业场地,供他展示徽墨制作技艺,同时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在虹关村建立徽墨技艺传习所,培养新人,传承婺源徽墨文化。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