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王玲:苦守黄河数十载 再现澄泥砚昔日光彩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3-17 08:45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千万中华儿女。而一把寻常的黄河泥,却能造就了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一般的砚台都是石头雕刻而成,只有澄泥砚,不仅为泥所制,而且是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其备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在唐宋时期皆为贡品。清代乾隆黄帝曾赞誉:“抚如石,呵如津。”清代末期,因各种客观原因,澄泥砚一度绝迹失传。所幸的是,来自安徽的手艺人王玲,在偶然的机遇下与丈夫张存生重拾澄泥砚的制作手艺,一举将这失传上百年的文化精髓搬到世人眼前。在丈夫遭遇意外去世后,王玲一人独守黄河边十几年,只为将制作澄泥砚这曾经湮没的古老技艺传承下去。

夫妻同心 再现失传百年制砚技艺

王玲作品—荷叶鱼砚

1986年,王玲跟随丈夫张存生从老家安徽来到郑州。一直潜心研究泥塑的张存生因高超手艺被郑州黄河游览区特聘为职工,夫妇俩在黄河边开辟了一块艺术天地,继续钻研雕刻技艺。

隔年七月,张存生接待了一位不寻常的游客--齐白石弟子、国画大师卢光照先生。卢老得知他善塑泥人,感慨地说:“提到这个‘泥’字,就不能不想到黄河澄泥砚,宋代《砚谱》记载,黄河澄泥砚被唐代的文人列为砚中第一。传说乾隆皇帝向往澄泥砚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它可以说是砚中极品。更重要的,它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已失传。”

卢老的话触动了张存生,他翻阅大量古籍资料,拜访多位书画大师,最后决定和妻子王玲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

制作澄泥砚离不开黄河泥料的采集,白天他们趁洪水季节到黄河中捞取泥料,制好砚坯,阴干。晚上又在潮湿狭窄的斗室里继续工作,不眠不夜制作澄泥砚。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烧制过程。由于泥质特别细腻,经不起高温煅烧,而温度低了又没有硬度。寒暑三四载,1991年,在经历了131次试验后,他们终于掌握了最关键的烧制技术,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久违的文化瑰宝重现于世。重如石,细如玉,触之如童肌,扣之若金声,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写字作画飘出阵阵清香。当年,他们的澄泥砚制作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1992年,澄泥砚作品又获轻工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最高奖——“天马金奖”。之后数年,他们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作品先后获得了美国爱因斯坦科技贡献金杯奖、第4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等近60项国际和国内大奖。

1999年,在庆祝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张存生、王夫妇受邀开始投入到“九龙晷”砚的制作中,“九晷”砚的设计与工艺复杂,融合透雕、镂空、线刻多种表现手法,还要求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特色。张存生在工作室连续熬了几天几夜,在第四天早上突然倒下,由于劳累过度导致肾衰竭,不幸离开了人世。悲痛欲绝的王玲将悲痛转化成一股强大而坚定的力量与信念,抓起手中的黄河泥,开始“九龙晷”的最后创作,支撑着自己完成夫妻俩未完成的心愿。张存生逝世一周年后,他们共同创作的“九龙晷”砚又在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夺得最高奖——“山花奖”。

澄泥砚的传承与创新

王玲作品—九龙晷砚

时过境迁,在谈到制作黄河澄泥砚时,王玲介绍说:“近些年来,黄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早些年黄河泥材特别充裕,1998年随着黄河上游小浪底水库工程的启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很多过去的泥土采集点发生了变化,截流导致泥土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这也对澄泥砚的选材制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中国砚文化中,澄泥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干年来,砚如名流,几乎成为一种图腾,爱砚、玩砚、藏砚者传达出他们不可掩饰的文化心态。随着书写方式的改变,已很少有人拿它来研磨濡笔了,其实用功能逐渐被“搁置”,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却在不断凸显。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澄泥砚的制作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方法,选泥、澄泥、晾泥、和泥、制坯、湿刻、阴干、干刻、打磨、抛光……三十多道制作工序中任何一个小疏漏都会导致整件作品前功尽弃,因而真正的澄泥砚成品率很低。如今,黄河澄泥砚在延续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采用多种名贵中草药,后期烧制熏蒸而成。经此法制作的澄泥砚,既保留了古砚含津益墨的特性,还能保证使用此砚磨墨作出的字画不生蛀虫,故而成为收藏家们青睐的佳品。

随着澄泥砚在收藏品市场的不断走俏,许多人开始竞相效仿,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赝品由于仿品中大部分材料在筛选、烧制工艺上很是粗陋,砚台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更不具备收藏价值。王玲说:“只有深入了解澄泥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才能真正懂得它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才不会被一些伪冒品蒙骗。”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