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霁红釉“有颜值” 璧形砚“有气质”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12 10:29

霁红釉“有颜值” 璧形砚“有气质”

清末“璧形砚”。吴冠甫/摄

  深圳商报讯 (记者 聂灿)“盛世收藏”系列活动近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办了2016年度第六场“免费文物鉴定”,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深圳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巡视员刘涛、深圳市收藏协会荣誉会长杨传耕、书画鉴定专家李遇春坐镇现场,为广大藏友“鉴宝”。

“盛世收藏”专家免费文物鉴定活动由深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联合主办,深圳市收藏协会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资产运营分公司协办。

鉴定现场,市民张先生带来了一方砚台,其正面刻有“宜子孙”,背面有“丁巳四月廉夫陆恢”字样。经专家鉴定,此为“清末民初璧形砚”。

任志录介绍说,在砚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制砚艺人以其聪明才智,不断地实践、创新、制作出了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制、风格的砚台。常见砚台形制有70余种,“其中,可分为‘仿生形砚’,主要有牛形、马形、羊形、猴形、兔形、鱼形、龟形、鹿形、蟾蜍形、蝙蝠形、麒麟形、鹦鹉形、仙鹤形等;植物形主要有花卉形、竹节形、蘑菇形、蔬菜形、瓜果形等。还有‘几何形砚’与‘什物形砚’。”任志录表示,张先生所藏此砚就是‘什物形砚’的一种,“宝瓶形、神斧形、古钟形、石鼓形、珪璋形、井字形、瓦当形、古琴形、琵琶形、古币形、宝鼎形、提梁形、布袋形、箩筐形等也在此列。”

“把砚做成璧的形状,可谓意义不凡。”任志录说,“一般把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称为壁。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玉璧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

藏友徐先生带来一件有着红宝石光泽的瓷盘,一亮相,即刻成为现场焦点之所在。

郭学雷表示,此为“清乾隆霁红釉官窑盘”。他介绍说,“霁红釉”又称鲜红釉、宝石红釉、霁红釉、积红釉、醉红釉,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颜色釉。霁红创烧于明早期,因作为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名贵红釉瓷,故又名“祭红”,“霁红釉色深沉,釉面光润,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无黑点、无色斑、无色斑,非常珍贵。”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霁红达到艺术高峰,但在明末失传。清代康熙、雍正时期曾倾尽良工复烧霁红,遗憾的是在清乾隆后霁红釉的烧制再度失传。”郭学雷表示,“霁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全部由御窑烧制,民窑不许生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甚至有杀头之罪。为了保证皇家对霁红釉瓷器的垄断,御窑厂生产的霁红釉瓷器即使有残破、瑕疵,也一律打碎深埋,片红不得流入民间。如今,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霁红器物,绝大部分都是由故意打碎的残器拼接而成,大量考古资料,都证明了霁红无以伦比的尊贵与珍稀。”郭学雷说。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