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郎溪施吴村:从传统村落到“全国文明村”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2-23 08:39

日前,走进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粉墙黛瓦的小院错落有致,硬化道路宽阔干净,庭院民舍绿树环绕……一幅静谧安然的乡村画卷。近年来,该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届省级美好乡村,第四届、第五届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等殊荣。

精准谋划 带民致富

“提前全面建成小康村,让群众走上致富路”是施吴村“两委”班子的奋斗目标。该村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156人,已于2016年底全部脱贫。

2013年,施吴村“两委”干部积极谋划,引导群众发展烟叶种植,并主动帮助土地流转。该村烟叶种植面积从当初不足200亩,迅速发展到1000多亩,人均年收入增长800元以上。施吴村不仅成为郎溪县第一个“烟叶千亩村”,而且还成为全县第一个“烟叶示范村”,仅此一项,带来了超过300多万元的项目工程,让施吴村村组道路及农业基础设施得到翻天覆地改变。

与此同时,该村还鼓励群众发展苗木和白茶、黄茶等特色农业产业。2015年,苗木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并建成了首个彩枫苗木基地,白茶、黄茶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2019年,通过“三变改革”,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惠民经济合作社,每年分红2.1万元。

改善环境 永沐新风

顺着宽阔的村道前行,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文化活动室、“三美”银行设施齐全,村民们或闲谈小憩,或清扫房前屋后,或晾晒着干货……该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黄华宝说:“近些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到处堆着杂物,从村头到村尾全是烂泥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出行非常困难。”

迎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该村率先迈出了建设步伐,全面启动以“五清一改”为重点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完成了6个村民组道路硬化,并在戴桥路安装了160盏路灯。同时,该村还建设了“新风堂”,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党员、五老、文化、巾帼、青年、医疗”6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红色宣讲、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活动50余次。

“新风堂”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98平方米,一次可以接纳承办20桌酒席,每次村民办酒席都会到村委会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现已举办了50多场。“去年6月份,我儿子结婚就在这里办的酒,一共12桌,花了9000元不到,比在酒店里办酒开销要小很多,而且离家近,亲戚朋友也不用来回跑,非常方便。”村民刘国娣说道。

如今,该村借助五老人员和新乡贤的力量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其章程、制度上墙,入户发放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村民摆阔攀比少了,勤俭节约多了,喜事新办多了,封建迷信少了,文明新风渐吹渐劲。

为民便民 做“服务员”

在施吴村村委会,“三美”银行积分兑换处的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是该村立足村情实际,以生活美为抓手,以生产美为助力,以生态美为底线,打造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的创新之举,形成妇联牵头、妇女议事会推进、家庭妇女参与支持的“半边天”局面,提高服务水平。

此外,施吴村还不断探索创新,2013年,成功自主研发了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以人口数据库为基础,涵盖计生、农业、财政、党员信息等多个方面,实现“数据一次采集,信息多方共享”功能,镇村之间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得以共享。2014年初,该村在此基础上,率先在全县完成乡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为群众提供计生、医疗、保险、救助等56项“菜单式”政务代办以及水费、电费、储蓄、信件等15项便民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该村“一平台两中心”建设在全市进行推广。2015年10月10日,安徽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在全省推广建设“一平台两中心”,省领导更是多次来施吴村考察调研。同时,还吸引了安徽合肥、六安、亳州以及西藏等省内外多地专程前来考察学习。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