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上海”见证长三角城市格局变迁
来源:东方网 作者: 发表时间:04-07 11:41

历史上,上海也曾是其他长三角城市的“粉丝”。明末上海被称作“小苏州”;上海青浦的古镇青龙镇,因对外贸易繁忙,曾被称作“小杭州”;上海的朱家角、金泽,都曾有“小扬州”的美誉

黄浪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一出,长三角多地关注,一如此前的“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以及更早期的“上海2035”的发布。与上海发展规划相关的一举一动,都时时牵动着长三角地区甚至全国城市的心弦。苏浙皖对上海的高度关注并非一朝一夕,仅从多地使用“小上海”作为自身别称的情况,便可见一斑。

“小上海”全国都可见,但长三角最密集,苏浙皖均有城市、乡镇有“小上海”的美誉,有时,一条繁荣的商业街也会被冠以“小上海”,比如台州的海门老街。

在众多“小上海”中,最著名的当属无锡。

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繁盛的代表性城市,还是清末“四大米市”之首。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经济活跃,各大城市争奇斗艳,但相比周边的苏州、常州、松江、镇江等地,上海和无锡的“行政级别”当时都偏低,上海是松江府下属县,无锡则是常州府下属县。二者都是进入近代后大力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无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上海联系紧密,发展进程相似,才得名“小上海”。

安徽最突出的“小上海”,是与无锡同列“四大米市”的芜湖。除了城市繁荣以外,芜湖被称作“小上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上海人口的迁入。不仅芜湖,安徽其他几个城市被称作“小上海”的原因,也多与移民史相关,淮北、界首等都是如此,上海知青的到来对淮北城市各方面建设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长三角地区有一群“小上海”,但历史上,上海也曾是其他长三角城市的“粉丝”。明末上海被称作“小苏州”;上海青浦的古镇青龙镇,因对外贸易繁忙,曾被称作“小杭州”;上海的朱家角、金泽,都曾有“小扬州”的美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网红城市”,在明清时期,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是大运河上的“四大都市”,扬州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很是抢眼。以前,仅江苏省内被称作“小扬州”的城市、市镇就包括南京、南通、泰州、淮安、高邮、仪征、金湖、启东吕四港、通州金沙、如东掘港等等。甚至天津乃至台湾地区的台南都有“小扬州”的别称。这些都与扬州在传统年代商贾荟萃、声名远播息息相关。

近代,一系列原因导致扬州骤然衰落。大运河航道淤塞且运河运输成本大于海上运输成本;扬州支柱产业盐业衰败;后又与铁路交通失之交臂……扬州的“高光时刻”成为过去时。朱自清的《我是扬州人》中把扬州的衰落和上海的兴起描绘得很生动。与此类似的,从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苏州的衰颓与上海的勃兴,上海也不再自称“小苏州”。

无论是“小上海”还是“小苏州”“小扬州”的称号,都浸润了人们对所在城市发展的美好期盼。

【江苏】

苏北“小上海”,如今接轨“大上海”

周云龙

30多年前的那个暑假,我策划了一次两个人的“吃苦夏令营”:和邻家兄弟开勇,一人一辆旧的脚踏车,骑往江苏盐城东台的海边渔港——弶港。

那是被我们东台人视为苏北“小上海”的小镇。早早吃过稀饭,我们沿着公路一路向东骑行,所谓公路,中间是柏油路,两边是砂石路,一有汽车经过,路人就要跟着“吃土”。耗时3个钟头,我们才骑到一个叫六里的地方,此处距离镇区大约六里。渔民们取名字很实在,喜欢“靠船下篙”,后来我又知道那里一组自带沧桑感的地名:七里丫墩、八里、老尖、笆斗山、蹲门口……

吸引我去弶港的,不是“小上海”的名号,而是一个叫杨吟山的螃蟹养殖户。他的名气不小,“第一个养螃蟹”也足够稀罕,当时的东台县广播站喇叭里,三天两头播出他的先进事迹。刚刚入大学的我,自以为中学写过几篇高分作文,想去采访采访他,然后期待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里听到他的名字,当然也有我的名字。

遇到他了吗?问了些什么?稿子播了没有?此刻回想起来,犹如眼观近物,模糊。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步行去了海边,不在天文大潮期,只看到一片黄褐色沙滩;我们搭乘一天一班前往县城的班车回去,脚踏车被架到车棚顶上——实在骑不动了,单程45公里,已让我们屁股磨出血泡,走路都有点不自觉地“扭胯摆臀”了。

我当然记得“小上海”弶港的荒凉。很长一段时间,那个“弶”字(音jiàng)都在折腾人,本地百姓,会说不会写;外地人呢?会写不会念。很多人误认为是“琼”,甚至江苏省电台播音员都不止一次读成“弓京港”。这些误读,一时间演变成调侃当地人的口头禅:你是“琼港”的吧?不对,是“弓京港”的。

“琼港”很穷,只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望无际的滩涂。不过,也正因为这片海滩,人们纷纷出门下海:一个人、一张网、一只鲆篓、一把抄子……虽是小打小闹,却也先富起来了。弶港以东水域和潮间带,盛产鱼、虾、蟹,文蛤、青蛤、四角蛤、泥螺等贝类更是特产,因为污染少,海产品个大、体肥、味鲜,浙江温州一带客户,常年在这里等货,一等船靠岸就抢着下单。

弶港,还是“软黄金”——鳗鱼苗的主要渔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鳗苗大战”,一年一度,愈演愈烈,吸引了国内各地的“捞金者”从海上来,从岸上来,我的小姐夫就是其中一员。“一夜一个万元户”“一季净赚上百万”,鱼腥味弥漫的渔港,当时流传着太多版本的“暴发户”。镇渔业干事徐统官,笔杆子出身,当年记录捕鳗大战背后酸甜苦辣的新闻故事,也大赚一笔,成为“报发户”。

“小上海”的名声,因为鳗苗跟着上了民间的口头热搜。弶港的地名,带着一个“港”,有渔民又展开联想,自夸自封为“苏北小香港”。其实,真正的香港,他们一个也没去过。

父亲是有远见的。大姐17岁那年,他拜托本地移民弶港的村民做媒。父亲预感那里一定比土里刨食有“钱途”,女儿要嫁到那里去。大姐去弶港“相亲”时,看到对方家徒四壁,同行的亲友跟着浇了一盆凉水,亲事最后黄了。但没过几年,人家日子就红火了,很快住进了楼房。

变化最大的,可能是弶港的巴斗村。那天在手机上刷到它的一个短视频,我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中年痴呆”:这是巴斗村?最初那只是个土墩子,人称“笆斗山”。渔民吃饭没桌凳,盛饭没碗具。有人土法上马,以大蚌壳当饭碗,用树条刮削成筷子,把贮粮的笆斗翻过来当作饭桌,笆斗也就演变成地名。改革开放后,渔民们靠海吃海,拼命甩掉穷帽子,村名也改成了洋气的海滨村。近些年,村民们“洗脚上岸”,村里依托电影《51号兵站》拍摄取景地,渔旅融合,养海护海,兴办渔家乐、民宿、三水滩旅游度假村,它的名字又悄然改回了“巴斗”。此“巴斗”非彼“笆斗”,现在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海滨海鲜海风光,渔家渔村渔文化……也轮到上海“阿拉”为我们点赞、叫好了。

今天在东台,不再有人提“小上海”或“小香港”了,“小上海”弶港已经正式接轨“大上海”。未来两年里,弶港和周边将投资700亿元,以健康服务业为核心,布局“医、养、游、健、学”五大功能,率先导入上海瑞金医院、华东疗养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优质资源,打造约15万人入住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

康养基地北去10公里,是6万多亩的黄海海滨森林国家公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里,有大城市难得一见的鸟兽虫鱼草木:鸟类种群近240种,兽类30多种,各类植物种群250多种。

森林公园的东边,则是世界瞩目的条子泥湿地公园,区域面积50万亩,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湿地,是勺嘴鹬、小青脚鹬、黑嘴鸥等极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全球数百万迁徙候鸟每年在此觅食、换羽、越冬,是“鸟类的国际机场”。

许多年之后才知道,弶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奔腾入海的黄河水,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在此交汇,加上潮涨西行的太平洋环流的助推,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这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淤涨型辐射沙洲。前浪后浪,潮涨潮落。弶港的滩涂每年向大海延伸100多米,新增土地1万多亩。站在视野开阔的海景大道上,恍然发现,这里太适合眺望远方思考人生了:一边人间烟火,一边星辰大海。

【浙江】

台州有条老街,当年人称“小上海”

吴世渊

浙江台州的主城区椒江区,有一条海门老街。老街全长225米,沿街建筑基本保持着晚清、民国时期的风貌。

与全国其他动辄“十里”的历史街区相比,海门老街不大,却有其独特景观。你若在老街漫步,可以见到巴洛克式的洋房建筑、中式的合院建筑、拥有马头墙的江南建筑,以及像杨府庙这样的传统宗教建筑。它们风格迥异,又相得益彰,共存了百多年。

百年前的海门老街,还叫北新椒街。老街周边的一带集镇,则称作海门。集镇里,钱庄、客栈星罗棋布,商铺、饭店鳞次栉比,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这也是当年区域商贸中心。像李文元百货号、泰山银楼百货等洋楼,就是商人们模仿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所造的。因而,民国时期,海门有“台州小上海”的美誉。

更早时,海门是一座卫城。戚继光曾在此屯兵四年,抵御倭寇侵扰。从《明代海门卫城图》来看,卫城沿海岸而建,扼椒江口,地势险要——“海门”之名,可谓当之无愧。

卫城毕竟是海防设施,并不适宜大量百姓居住。直到1684年以后,海禁开放,海门的人口、经济才得以逐渐发展。

鸦片战争以降,上海、宁波等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允许自由贸易,新的商品连同新的思潮,随着远洋邮轮纷至沓来。这一时期,码头边的人显得活络时髦,盖因他们总能源源不断获取新信息。作为浙东沿海的市镇,海门拥有海关分关和码头,也先内地一步,接受近代化转变。

1896年,宁波商人在葭沚(今椒江区葭沚街道)开办外海商轮局,购置“海门”客货轮,次年,开辟椒甬航线——这是近代以来,海门开埠通商的标志性事件。台州学者项士元在《海门镇志》中写道,海门商轮的倡办,令当地风气忽开,往后十余年,“轮舶倍增,往来沪上、四明、瓯埠者络绎不绝……商务之兴隆,有如潮涌”。“小上海”的名头,也慢慢叫响了。

“小上海”虽是民间称谓,却形象非常。彼时,海门与上海之间,航运往来频繁。例如,1932年,椒江到上海航线客运总计22.7万人次,几乎是到宁波航线的两倍。

“小上海”亦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照。开埠后,国外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流入,使得机械制造、电力、机动船舶修造等新工业在海门出现。一些传统手工作坊主们,也不甘于人后,纷纷更新技术,采用现代化企业方式生产,诸如同康酒业、宏记食品等如今响当当的台州品牌,正是当时兴起的。

民族资本多了,地方金融业跟着兴旺起来。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临海(县)有钱庄14家,晋丰、慎隆三家开设城内(指临海城内),其余均在海门。”同时期,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在海门开设分行或办事处,向企业、农户、渔民等发放贷款。而上海的各大保险公司,如中国保险公司、四明水火保险公司、永康保险公司等,当年就到海门发展业务了。

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城镇平民和周边地区的失土农民,进入工厂和商行工作,成了工人,他们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人们通过读报来获取新闻——海门的第一份报纸《赤霞报》,是革命党人吴全清于1912年创办的,之后又有《椒江日报》《海门商报》等。

1914年,海门建造了台州第一个剧院“椒江舞台”,开始上演文明戏(早期话剧),轰动一时。1925年,剧院改建成装有新颖装置的旋转舞台,戏台设计仿照“上海大舞台”布局,台下有500个座位,吸引来自上海、宁波、温州的剧团竞演。1932年,印山俱乐部建成,剧场可容纳800人,能演剧兼放电影。在如此开放的文化氛围下,1924年,葭沚省立甲种水产学校就诞生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抗战时,海门东山中学一度成为台州救亡宣传的中心。

百十年光阴逝,海门于1981年更名“椒江”,如今是台州的“新府城”。城市已然换了新颜,“小上海”的称呼,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游人如果想寻觅当年的踪迹,不妨去海门老街走走,触摸完历史建筑若还嫌不够,老街的北端就是椒江区博物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都藏在里面了。

【安徽】

芜湖这个“小上海”越来越像“大上海”

沈世培

梳理芜湖发展史,会发现芜湖被叫作“小上海”,名副其实。

说芜湖为“小上海”,主要是因为芜湖受到上海影响特别大。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明代芜湖是中国浆染业中心,芜湖浆染业与松江棉纺织业、苏杭丝织业、铅山造纸业和景德镇制瓷业齐名。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载,“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浆染业离不开上海所在的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支持。明清徽商通过芜湖前往上海经商,两地联系密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城市地位上升以后,很快对长江流域腹地产生了辐射,芜湖就在其覆盖范围之内。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设立海关,正式开埠通商,通过上海与外洋进行经济往来。外国资本家在芜湖设立洋行,开设租界,输入洋货,输出土货。

近代长江流域的物流,呈现“一大中心、五大中介”的特点,上海为进出口总枢纽,为“一大中心”,重庆、汉口、九江、芜湖、镇江为“五大中介”。上海对芜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商品流通上。芜湖开埠后,洋货直接通过上海输入芜湖,其中以工业制品为主。芜湖口岸进口货物名目繁多,有棉纱、棉布、金属、煤油、火柴等。根据《芜湖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记载,芜湖“几乎所有的国外进口商品都通过上海运进”。而芜湖输出上海的货物,则主要以农副产品为主。芜湖绝大部分洋货进口和土货出口,都以上海口岸为中转站。如1936年,芜湖输出上海货值占百分比为23.2%,输入上海货值占85.5%。

上海还通过交通、金融等方面影响芜湖。交通方面,外国轮船公司通过上海到芜湖进行航运,在上海的中国轮船招商局也进驻芜湖,从事商运;除了水路直通外,1936年2月江南铁路与沪宁铁路接通后,上海与芜湖直通火车,两地交流更为便捷。金融方面,近代钱庄业中心在上海,芜湖钱庄、票号汇兑常以商款为主,申汇最多,京(南京)汇次之;上海银行在芜湖设立分支机构,如1934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芜湖设立支行。信息方面,芜湖开设电报、电话、邮政等,与上海相通,如晚清芜湖邮件运输,除邮差员运的旱班邮路外,主要靠水路转运邮件,由芜湖招商局,太古、怡和轮船公司承运由芜湖发往上海、汉口等地的邮件。

芜湖不仅经济上受到上海影响很大,文化上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在20世纪20年代,芜湖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与上海革命运动共进退,新思想、新观念、新时尚最先从上海传到芜湖,再传到安徽其他地方。

改革开放后,安徽省委提出“学上海,学沿海”的号召,芜湖是学上海的排头兵。1982年芜湖市首先在纺织系统开展了“学上海,学先进”活动,开始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上海全面合作。1990年安徽加快沿江地区对外开放,决定以芜湖为沿江开放重点和突破口,芜湖呼应浦东开发,引进上海的技术、管理,加强与上海产业合作。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立了长江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承接上海等沿海城市产业转移。

芜湖作为一座江城,绵延十余公里的滨江公园和十里江湾,游人如织,高楼掩映,城市建设飞快,道路干净,绿树成荫,宛如上海黄浦江边美景。

近些年,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芜湖与上海挨得更近了。通过高铁,芜湖人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上海,两地往来就像串亲戚那样方便。芜湖这个“小上海”,向上海看齐,越来越像“大上海”。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