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肥胖病位多在脏腑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时间:05-17 09:44

中医学认为,肥胖症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七情失调,病机属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脏。不同部位的肥胖,又责之于不同脏腑。

上身胖是脾胃功能失常。脾胃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水谷,脾胃虚则运化传输无力,水谷之气不能化为精微布散全身,聚集成痰湿,阻脾困胃,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腹型肥胖,即“上身肥胖”。

下身胖是肝不好。肝主疏泄,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及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肝的津液生成输布受阻,易生水湿,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气机不畅,水湿代谢受阻,又因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人体下部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即“下身肥胖”。

胳膊粗是肠胃不好。大肠经、小肠经从手走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其经络循行于上肢,易致津液停滞于经络循行部位,即“胳膊粗”。

后背肥胖是膀胱经不通。膀胱经(肾脏和膀胱经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循行于背部,若不通则背部经络淤堵,影响新陈代谢,容易囤积过多的水湿及脂肪。

腹部脂肪堆积是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人体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靠一身阳和之气温煦推动。寒性凝滞,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人的腹部有一条横行且环绕周身的经络——带脉,脾胃位于中焦,脾胃虚寒,阻滞带脉,带脉循行不畅,易致脂肪代谢障碍,即“腹部脂肪堆积”。

对于不同部位肥胖,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按摩推拿等多种方式加快新陈代谢,甩掉赘肉。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可自我操作的方法。

1.食疗法。肥胖人群大多饮食失调或食欲亢进,食疗应以健脾益气、化痰除湿为主,可多选用茯苓、赤小豆、薏苡仁、陈皮、荷叶、苦瓜、山楂、冬瓜、黄瓜、海带、莴笋等食物搭配进饮食中。

2.运动法。“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平时多做中医传统健身保健操,如太极拳、八段锦、长拳、易筋经等,每周做2~3次。

3.中草药。《神农本草经》曾记载过大量的“轻身”之品,祛痰降浊、利湿降脂的有生大黄、虎杖、苍术、泽泻、茵陈等;活血化瘀、减肥祛脂的有丹参、益母草、生山楂、鸡血藤、川芎等;滋阴养血、减肥降脂的有旱莲草、生地、山茱萸、枸杞子、灵芝等。

4.推拿法。清除大腿内侧肝经上的赘肉,可用手掌根推肝经。每天睡觉时,用手掌根从大腿根推到膝盖附近,沿这条肝经位置推数百下。大腿外侧胆经上的赘肉,可敲胆经(人们裤线的循行位置)。清除腰上的赘肉,可敲带脉区。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