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睡得少真能干得好?少睡者可能比常人记忆更高效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表时间:12-06 15:02

对于大多数人,失眠缺觉往往会导致第二天的萎靡不振。不过,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声称自己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能保持精神抖擞。

现在,一项发表于《大脑与行为》期刊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夜猫子也许真能仅靠很少的睡眠就保持机能的运转,但他们的身体很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更加疲惫。实际上,这些夜猫子有可能在一天里多次陷入打盹状态,自己却浑然不知。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心理学家、放射学家和神经学家观察了约900余名被试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者根据被试者上一个月的睡眠是否足量,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少睡组”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少睡组又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一组被试报告称自己在白天无法正常工作,如在完成简单工作时仍感到昏昏沉沉,另一组则称感觉自己整体上还不错。

在这些少睡者的脑部磁共振成像上,研究者观察到了有趣的现象:他们接受扫描时的脑电波呈现的更像是典型的睡眠波形,而不是清醒状态的模式。

换言之,扫描结果显示,尽管被要求“保持清醒”,某些少睡者的意识还是短暂地陷入了模糊状态。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放射和影像科学副教授杰夫·安德森博士表示,少睡组的两个亚组中都观察到了这种类似睡眠波的模式,无论被试者是否感受到日常机能的失调。

安德森博士指出:“对于一两分钟的短暂瞌睡,人们的自我察觉能力出奇地差。”该研究的另一共同作者、临床神经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琼斯博士则表示,对于那些经常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大脑的清醒系统总是处于过载状态。此时如果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又没有什么能提起他们的精神,他们就可能无聊地躺在扫描台上,陷入短暂的睡眠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情形可能危险得多:如果少睡者在“无聊情景”下操作简单任务,如在缺乏视觉和声音刺激的夜间环境里开车,就很有可能恹恹欲睡,甚至在恍惚中打个盹。

不过,这项研究也为少睡者带来了一些好消息:对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少睡者的脑部扫描发现,他们与信息感知和记忆相关的脑区之间具有比常人更强的联结。

“这个发现非常有趣,它意味着,少睡者在扫描台上做的事情之一,可能是比常人更高效地进行‘记忆巩固’”,安德森博士解释道。记忆巩固,简而言之就是大脑中把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加工过程。“如果这些人真的能全天候地进行记忆巩固等大脑活动,或许就不需要在夜里睡上那么久。也许有些人的大脑就是能在白天的碎片时间里,完成别人需要在睡眠中进行的工作”。

研究者表示,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将是通过模拟驾驶测验等方式,直接检测每日睡眠少于6个小时者的认知表现,并从其家人和朋友处获得反馈:“我们尤为感兴趣的是,人们对自己身体机能的感知,与客观的实际情况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样敏锐和精确。”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