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一方猴王砚 几代传奇人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8-03 14:59

珠江新城的“藏宝盒”——广东省博物馆里,有一个端砚主题展厅。琳琅满目的藏品中,有一方“猴王砚”堪称至宝。在2009年省博新馆开幕举办的评选镇馆之宝活动中,它赫然居于30件候选品之列。这方砚,一眼看上去普普通通,却是名石、名匠、名人融汇一体的难得之物。它诞生于动荡不安的清末,穿过狼烟烽火,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得逢慧眼,并遇良人,入藏国家级博物馆,令普罗大众能一睹其深藏不露的光芒,一听其坎坷曲折的往事。

砚之起源应该很早,但我们现在无法得知是谁有心制作了第一方砚。不过可以想象,有笔墨,有文人,便应有用砚的需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古端州,也即今天的肇庆,盛产好砚石,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在唐宋时期已非常出名,唐代大诗人李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将之描写得诡奇高纵,令人神往。宋代“青天”包拯在端州主政三年半,传言北归时有人悄悄藏几块砚石于其行囊,他在船上发现,当即抛入水中,化为沙洲,成就一段廉政佳话。端砚石坑口众多,历经千年以上的开采,仍时有佳品出现。近年来,出于保护文化遗产及自然资源的考虑,不少坑口被封存,砚石的开采受到严格的限制,加之书法复兴,市场需求扩大,令好料好工的价格水涨船高。

有论者言:一方砚台不光是文人墨客直抒胸臆的必备之物,更表达了主人的喜好和品位。砚因具“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的特点,在文房四宝中居于首位。唐陇西李元宾在京师读书,有人送他一方砚,陪伴了他四年。“后来役者误坠地毁焉”,李元宾并未将这件泥土烧制的寻常砚台一扔了之,而是十足的郑重,“匣归埋设于京师里中”。文豪韩愈感叹:“埋而识之仁之义,砚乎砚乎,与瓦砾异!”中国古代名砚众多,嗜砚如痴之大师名手如米芾、袁枚、高凤翰等代代皆有,但纵览整部砚史,如猴王砚这般有着传奇故事的砚,仍是凤毛麟角。

这方砚为扁长方体,石色紫蓝,石质细腻,石品花纹绚丽。砚堂中有大片鱼脑冻,形似猕猴,侧蹲回首,栩栩如生。砚工因材施艺,将砚面及砚背巧妙设计为花果山、水帘洞意境。砚右侧镌隶书铭文:“千金猴王砚。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砚左侧镌隶书铭文:“郭兰祥作砚,项信南刊字。”郭兰祥为肇庆制砚世家郭家传人,项信南为广州雕刻工匠。这些铭文,引出了一个人物交织,时空交杂的故事。

不世出的奇石成了何氏的私藏

这方砚的渊源,要从晚清重臣张之洞讲起。

光绪年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是大文化人,对文房之物不免痴迷,尤爱端砚。于是在工作闲暇,利用地利之便,主持在肇庆开采砚石。肇庆斧柯山以及北岭一带,方圆近百平方公里内分布着数十处砚坑,著名的端石就产自这些坑洞。其中“老坑”出产的砚石最为名贵,细腻娇嫩、致密坚实,发墨效果好,磨出的墨细腻油润,不易干涸,有注水“隆冬不冰”,写字“虫蚁不蛀”的说法。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其当中所含的水云母比例有关。但老坑采石十分艰辛,坑洞在水下,长约80米。采砚石需在冬天枯水季节,几十人下到洞里,隔两三尺,也就是一米左右,坐一人,排成一列,用陶罐把洞内的积水一罐一罐淘出去,等到洞内没有积水后才能采石。仅这一道程序,即使昼夜不停,也要耗时一两个月。更何况老坑洞内最高只有1米左右,砚工要冒着塌方的危险,弯着身子进入。老坑属沉积岩,也即石材层叠分布。每开采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就掘不出了。然后,朝下开采一些,又能找到,一直向下找。从唐代至上世纪中期,1000多年间开采的砚石也不过占老坑资源的约1/6,总共也就向下挖了130多米,可见能出现在市面上的石料有多么少。特别是其中的精品石料,更是难求。造访过肇庆的齐白石深感其珍贵,曾发出“卖田卖地唯老坑砚不能卖”的感叹。

老坑石历来作为贡品入宫,所以古时老坑一直是由官府管辖,有专人把守,并且多次封坑禁采。据说当年石工们进洞采石,必须裸体,一是因为洞内潮湿,二是避免石工偷藏端石。

张之洞命幕僚何蓬洲负责组织开坑挖石造砚台。每采到好端石,何蓬洲便令工匠制成好砚送给张之洞。这一日,何蓬洲来坑地视察,闻报说挖到了三块上好的砚石,他赶到老坑一看,只见端石上面花纹绚丽,为可遇不可求的天然造化,更何况一出就是三块。他顿时欣喜若狂,连夜请肇庆黄岗白石村制砚世家传人郭兰祥依据石纹特点,专门打造了三方砚台。郭家为制贡砚的世家,技艺超绝。郭兰祥所制之砚,每一方都有一只酷似动物的花纹形象,一方似猴,为猴王砚;一方为鹤,为松鹤砚;还有一方是碎石砚。出于对这三方砚台的钟爱,何蓬洲没有像往常一样将它们交给张之洞,而是自己偷偷地藏了起来。也因此,这三件稀世之珍,世人长期不知其存在。

偶然擦肩 恰逢国学名家的慧眼

但晚清动荡的局面,必然令至宝难安。猴王砚因名声太大,虽然何家人尽量低调,但也不得不在抗日战争时将其卖给了一古董商,后又转到汪精卫之妻陈璧君手里;日本投降后为接收大员所掠,之后历经辗转,重新回到广州私人手中。

1951年10月的一天,广州市文德路上一家古董店里,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拿出一方黑乎乎的砚台,陈姓店主看了看,摇了摇头。中年妇女失望地转身就要离开。这时,旁边一位穿西服的中年人突然说:“等等,这砚台我要了。”他拿出160万元(旧币,相当于后来的160元),买下了这方砚。160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店主大感不解,问:你花这么大价钱,买这么个东西,点解?中年人笑笑,说:你去帮我打盆水来。老板端来水,他把砚往水里一放,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砚面之上,浮现出一只猴子的样貌。他笑言:这就是广东传奇的猴王砚,为文房之至宝。陈姓老板为“走宝”大感后悔,但也无可奈何。

这位中年人,就是大学者、著名收藏家商承祚。他能一眼看出几乎秘不示人的猴王砚,得益于其多年的古文化修为。如果不是这段巧缘,也许这方名砚,会如那块同出的碎石砚一样,不知流落何方。他当时还很有心地留下了那位中年妇女的家庭住址。他购得猴王砚后,即告知广东省博物馆“你们可携款到我家来取。”博物馆工作人员上门看后,认为太贵,暂时没要。商承祚说你们何年来取都行。两年后,博物馆终来人要去了。1961年,他又与有关专家一同从其处购得松鹤砚。这方砚,砚额、砚唇浅雕枝蔓缠绕的瓜迭纹,寓意“瓜迭绵绵,子孙万代”;砚侧用隶书刻有十六字铭文“白鹤啄松,青牛眠草;瓜迭垂实,猕猴捧桃”。这十六字铭文正好与历史记载相合。猕猴捧桃指的是千金猴王砚,白鹤啄松和瓜迭垂实指的是这方松鹤砚,“青牛眠草”则指的应该是另一方砚的景象。可惜第三方碎石砚的下落,中年妇女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直到如今,其去向仍是一个谜。

至于这位妇人的身份,有人说她可能是当年负责督造端砚的何蓬洲之后人;也有的人说可能是这两方砚台后来流落民间,才无意中被这位中年妇人得到。无论怎样,两方名砚的隐而复现,都堪称佳话。商承祚先生一生致力于收藏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晚年将之尽数捐赠给各大博物馆、高校。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多,都令人叹服,是一位岭南文化的守卫者和弘扬者。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