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无愧于孩子 无愧于未来
来源:文艺报 作者: 发表时间:05-31 16:17

“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的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曾援引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这段名言,告诫广大作家“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炎炎夏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儿童节。此刻,重温总书记的这段讲话,对于我们深入反思和进一步优化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评论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能力、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近乎井喷式发展的“黄金十年”。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无疑又为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不过,儿童文学巨大的创作数量和市场红利背后,质量的参差不齐、品位的泥沙俱下已成为隐忧。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如何推进中国儿童文学由高原走向高峰,是摆在每一位作家、批评家、出版人、媒体人面前的共同课题。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少儿的阅读和学习,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丑恶、暴力、拜金,甚至情色得到有意无意的宣扬,如果作品扭曲的价值观得到容忍和放纵,无疑会对成长期的小读者造成恶劣影响。儿童文学作品意义之重大、儿童文学作家责任之沉重,是我们应该反复强调和时刻谨记的。只有怀着坚定文化理想,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从细微处书写美,以属于广大人民和孩子的中国故事,张扬真善美爱,弘扬正面价值与能量,才能无愧于孩子、无愧于时代和人民。

近年来儿童文学市场的火爆,进一步催生了“市场化、快节奏”的出版逻辑。在这种逻辑的影响下,有的写作者和出版单位一再缩短创作出版周期,对自己笔下的文学作品失去了打磨的耐心;有的人在纷至沓来的约稿函、出版合同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重复生产迎合市场需求的快餐化产品,导致作品艺术质量低,思想品位缺乏基本保障。过热的市场急需一场“降温”,更重要的是作家思想意识也急需重新审视。在“慢出版,精写作”已经越来越成为作家、出版社共识的当今,儿童文学界对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提倡和发扬尤为重要。

博尔赫斯曾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趋向于儿童文学。”越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越应该是单纯而本真的。那些可以让小读者“为它哭,为它笑”的作品,那些可以陪伴几代孩子精神成长的经典之作,需要我们的定力、潜心、耐心。无愧于孩子,无愧于未来,需要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界的沟通努力。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