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通向春天的读书课

——我和经典夜读小组的故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曹勇军 发表时间:03-10 09:36

学生们在宋公馆读书

生长的缓慢与长成后的精彩,为树这种植物增添了一种神圣感。

——托尔金

为了让学生从只做题、不读书的令人绝望的应试重压下突围出来,还原读书对锻造生命、推动人生进步的美好过程,从2013年的冬天起,在学生的支持下,我在我执教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年级组建了跨班级的经典夜读小组,利用每周五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的时间,给学生开设经典夜读课,与学生灯下共读。

2015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实验》长文,介绍经典夜读小组的读书活动。之后,各家媒体纷纷采访报道,关注支持的朋友越来越多,参加夜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原文标题用了“悲壮”一词,很多朋友以为遇到了麻烦,担心起来。其实我还是我,夜读小组还是夜读小组,我们还是在灯下安安静静地夜读,直到今天。

1

参加过夜读小组的同学,书架上会摆着这样一排书:《海子的诗》、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梭罗的《瓦尔登湖》、利奥波德的《沙乡的沉思》、沈从文《湘行散记》、筱敏的《捕蝶者》、奥威尔的《1984》、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学年夜读20次左右,读15本左右的经典书或热点书。抽出其中一本你会看到,这些书许多地方勾画圈点写满了批注,书页上都有折痕,中间还夹着一两张夜读的发言提纲和一份读书报告。

以一本本书为本位的经典夜读,需要一个书目,让那些伟大作品照亮我们爱智求真的读书之路。选择的书,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要加以引导,既要有经典的正气,又要有流行的活气;不应局限于文学名著,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经典也应有所涉及;部头还不能太大,应该是精神文化含金量大的“大家小书”或“名家小书”;当然,最好还应具有古今打通、中西兼容、文理交叉的丰富性。阅读这类书,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磨砺我们的思维,更能培养判断力和信念。一个人一辈子读几本这样的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气象。

还需要读书的计划、制度和要求,与阅读匹配的方法、策略和仪式,以及读书的战略和思想,并让学生保持一种持续不断的阅读热情。当这些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生活化常态的时候,读书才真正地发生了。我相信读书中青春激情的作用——我称之为“青春阅读”。什么叫青春阅读?就是伴随着青春高峰体验的生命阅读,让自己人生觉醒起来的精神阅读。作家毕飞宇回忆他早年阅读生活时说,这种青春阅读让人“心惊肉跳,皮肤都是烫的”,这是精神在阅读,是灵魂在阅读,甚至是身体在阅读,血管在阅读,被巨大的好奇心所吸附,虽然一知半解,连滚带爬,但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从而发现现实生活中所没有、但我们期待的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性。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对他人的了解,对社会的认识,对自我的塑造,获得精神的成长。

我们读过斯文·赫定的《游移的湖》,这是一位世界级大探险家,他有关西域的一系列探险发现,尤其是他这本写探险经历的自传,表现了一个大探险家渊博的知识、对未知世界巨大的好奇,克服一切困难勇于冒险探索的可贵精神,这种品质是今天的中国孩子所匮乏缺失的。学生在夜读中亲历了这段曲折起伏的探险发现过程,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推动了自我的成长。青春阅读就要读这种生命之书,智慧之书,当然,也是经典之书,根底之书。

2

每一期夜读小组都有一本厚厚的黑皮“夜读日志”本,由夜读小组同学轮流自愿担任记录人,记下每次夜读的内容、问题和讨论的现场,以及现场的读书花絮。翻开黑皮本,第一次夜读一定是《海子的诗》,从海子的作品中走进诗歌,走出庸常,重燃青春的激情,睁开久闭的、浑浊疲倦的眼睛。读海子,我们有精读的诗篇:《活在珍贵的人间》《麦地》《九月》《祖国:或以梦为马》《日记》等;有一个又一个思考讨论的问题:“诗歌是什么”“海子诗歌的独特性”“打开海子诗歌的方式”“《九月》的节奏意味”“《麦地》意象组合的奇特”“《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殉道者韵律”“《春天,十个海子》中的死亡意象”“《四姐妹》的异域色彩”等;有精彩的感悟、体会和问答:“听音乐你会想到标准答案吗?不会!你得像尊重音乐一样尊重诗歌”;“海子的诗中有一种神性,就像‘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那般的信意”;“他的诗歌中都是大词,什么河流、天空、雨水……普通人是近视仰视,他是远视俯视,上帝一般”;“读他的诗抓住几篇代表作,扎进去,理解其典型意象,慢慢就进去了”;“海子很悲伤,奇怪的是,读他的诗,我的悲伤被洗干净了”……还有孩子们忽然醒来之后,睁眼看见诗歌之光的幸福、满足和感激。

海子之后是苇岸,心灵的自由飞翔之后,是大地上的观察、沉思和皈依。与海子读书课的自由研讨不同,苇岸读书课则是依据“学习单”有计划研读和讨论。读前每位同学拿到一份学习单,要求阅读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后发现,原文第33则和第43则有关万物命名的言说文字具有统领力,可作为苇岸大地文字的入口:找到大地上事物的“乳名”和“小名”,找到它们“祖先的、民间的、土著的、亲情的”,“与事物有血肉联系”的原始形象和典型特征,由此深入抵达他大地文字的内部,理解文中表达出来的对工业文化的悲哀和抵触,对个人的、完整性的追求,以及与万物共荣共辱的土地道德情怀,也体会到他语言特点,那就是庄严、信意、像土地一样朴素,像植物的根部一样扎实。

夜读中最痛苦也最有收获的可能就数《瓦尔登湖》了。那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纠结挣扎搏杀,前后一个多月。原书共18章,内容丰富而又庞杂,加之又是译文,长句多,句间关系复杂,段与段之间跳跃,学生阅读起来困难不小。我们采用逐章精读、逐页精读、逐段精读的“笨”办法,把每一章丰富庞杂的内容提炼概括整理成简洁的文字。阅读时勾画摘录,随手记下感想,发言有提纲,讨论有记录,读后有报告,最后还集中点评。用笔把内视觉和外视觉统一起来,用“手”把“眼”和“心”协调起来,踮起脚尖,把灵敏的时刻献给阅读。这种读书,依朱熹说法就是,“看文字,须大段着精彩看。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用纳博科夫的话说就是,“心灵,脑筋,敏感的脊椎骨,这些才是读书时真正用得着的东西。”充满警觉的力量,跋涉穿越艰涩漫长的文本小路,发现书中正大的思想、纯正的品味,去迎接一次次阅读和人生重生的黎明。

3

除了每周五晚上两个小时的周末读书之外,我和学生最喜欢的是情境读书。情境读书有两类,一类是名家讲座读书,一类是文化现场读书。前者是利用大家名家来学校给学生作读书报告的机会,安排夜读小组的同学组成采访团队,采访这些学者名家。采访前采访团集中成批阅读作家学者的作品著作,钩玄提要,萃取精华,为学校“好书推荐”橱窗展板撰写介绍词;采访结束后,撰写采访稿,在学校学生社团刊物上发表。我曾先后邀请蔡天新、止庵、王开岭等作家学者来学校,事先指导学生阅读他们的作品著作,提炼采访对话提纲,完成采访对话,撰写采访文字,传播读书理念,在这种有目的、有对象、有情境的读书任务的驱使下,开展读书,以读书为抓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读写素养真正长在学生身上。

后者是走出去读书,在历史文化现场读书。我们利用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文化现场的氛围和情调,增加读书的气场,让读书与游学结合为一体,成为一种生活真实状态,成为终生难忘的美丽故事。我曾带学生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读王安石,到北极阁2号民国气象台读木心,到豁蒙楼茶社读《中国哲学简史》,在台城之上读《大地上的事情》……文化现场与书本形成隐形互文,成为召唤结构,书册浮现出更多的信息意蕴,让读书成为精神探索的现场直播,形塑读书趣味,培育青春精神。我总是见缝插针,苦苦寻找学生能抽出时间外出读书的“空挡”,力争一期夜读的同学有2-3次这样现场读书的机会,构成一个学以致用的序列,掀起几次读书的高潮。从前年开始,我又把情境读书、主题读书、指导买书荐书等几个项目糅合起来,使之成为读书的项目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节。

最近一次现场读书是2016年腊月27日的北极阁1号宋公馆读《万历十五年》。宋公馆原是当年宋子文在南京的寓所,位于城中鸡笼山顶,公馆依山势而筑,三层小楼,西方别墅风格。这里曾是宋子文的故居、张学良的“囚室”、汪精卫的别业、刘伯承市长的下榻地……风云际会,沧桑厚重,特别能引发历史盛衰兴亡之思。在宋公馆一楼会客厅,我和28位热爱读书的学生席地而坐,与黄仁宇和他的《万历十五年》相遇。

我们通过讨论梳理概括了原书7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万历皇帝及其君臣的行事,了解当时社会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制度性结构性的矛盾冲突,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缺少数目字管理、以道德代替法制,最终导致失败的必然,认识到作者“反道德”“反性善”“反小历史”的思想观点,还赏析了本书截取横断面,以人物为中心,把关键人物、典章制度、社会现象、个人生活等方面立体生动描摹出来全新的历史书写特色,争论探讨了黄的“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看法,也顺便补充介绍了新的史学著作,以及学界对本书观点的不同声音。研读的过程是碰撞的过程,是纠正补充的过程,也是丰富融合的过程,更是反思批判的过程……手中翻阅着《万历十五年》,像是翻着一页页历史书卷,天人交契的氛围中,不时有沉甸甸的历史思考撞击心胸。

下午我带学生去先锋书店,由学校语文课程基地出资,每人发50元购书券,依据个人爱好选购图书。先锋书店在五台山下,是个半地下的建筑,掩映在树木之中,走下去像走进一座地下的知识宫殿。我告诉学生,会找书才算会读书,找书要懂得几看,一要看作者,二要看版本和出版社,三要看目录和前言后记,对书有个大致的评估判断,还可以参考权威人士或机构的推荐。我还提到书目的作用,以及怎样构建自己的阅读框架,测绘自己的阅读地图,给自己编制个人书目。学生找书选书,品书荐书,他们三三两两,忽隐忽现,忽聚忽散,如鱼儿漫游书海……

看到这美丽的场景,忽然想起上午从北极阁1号宋公馆读书出来,看到院子里有好几株腊梅花,开得茂盛。虽是早春,眼前和内心却涌动着浓浓春意……我们的读书课堂是如此辽阔,仿佛已传来春天的读书声。

(作者曹勇军,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27日第9版  版名:读书周刊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