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让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5-28 10:05

——记安徽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夏耘

                                                         本报记者:孙丽丽

每个人都有梦想,然而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能是欠缺一个机会,可能是差那么一点坚持,梦想离大多数人总是有那么一步之遥。

周夏耘在6岁时曾抛出“豪言壮语”:“长大后我要开汽车!”尽管这在当时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周夏耘认为,通往成功的终点没有任何捷径,无论多么伟大的梦想都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积累,最终才能实现的。

 

纯真的梦想:涉足车业 赚取第一桶金

梦想照亮现实,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梦想的指引,然后在实践中付出得以实现。周夏耘也是如此。1954年,他出生于安徽宁国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那个年代,贫穷是所有国人都必须面对的而又无法改变的生活状态。然而,困苦并没有束缚住周夏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

长大以后你们想干什么?“我想开汽车!”面对老师的问题,年仅6岁的周夏耘脱口而出。也许在当时,没有人会注意这位小男孩信誓旦旦说出的梦想。而今,事业成功的周夏耘回忆说:“从6岁开始,这个梦想一直围绕着我,也使我在圆汽车梦上一直有坚定的信念。”

读初中时,一场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周夏耘的求学路,他只好将自己的梦想暂放一边,学起了打铁,这一打就是三年。“打铁非常艰苦,却锻炼了我的意志。”周夏耘回忆说,因为从小喜欢汽车,1979年,已经结婚生子的他获得一次免费学驾驶的机会,于是他花了半年的时间学车。学成之后,周夏耘进了当地乡镇企业局,成为一名驾驶员,圆了他孩提时代的“开车梦”。

圆了开车梦的周夏耘并不想止步于此。但是,在当年那样封闭的环境中和落后的条件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何等的困难。聪明的周夏耘知道必须要敢于尝试,只有尝试了之后才会知道前方的天地有多么开阔。1982年,全国上下沉浸于改革开放的喜悦中,周夏耘的机会也来了。不怕吃苦的他得到了乡镇企业局领导的信任,局里决定将一辆货车承包给周夏耘。经营一年后,他赚了1万块。没过多久,企业局决定卖掉货车,周夏耘顺势接了手。“后来我自己也陆陆续续买进了几台货车,成立了车队。”周夏耘告诉记者,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88年,他已经赚了100多万。

取得了第一桶金后,周夏耘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在乡镇企业局领导的支持下,他毅然决然地卖掉了当时盈利能力非常强的运输车队,带领大家致富。周夏耘坦诚道,做生意选择行业非常重要,“以前我在经营车队的时候,发现在宁国很难买到配件,这是个机遇,所以我就决定进入汽配行业。”随后,他以个人家产在银行贷款10万元,与另外两个合作伙伴在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门面房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生涯。这也是亚夏公司最初的起点。


沉重的梦想:创业路上 风雨无阻

创业后的短短两年间,周夏耘在宁国就成立了4家汽配公司,几乎垄断了当地的汽配市场。但由于一直是在外租赁营业场地,地址经常更换,对公司发展十分不利。于是在1994年,周夏耘决定贷款数百万元盖一座属于自己大楼。“企业从此有了实体,对外提升了形象,更重要的是为与一汽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当年的“冒险”,周夏耘认为非常值得。

“当时,每卖出一台车,我都要亲自到各地提车,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我就产生了拿下汽车代理的想法。”1994年,周夏耘通过各种努力,并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一汽公司,拿下了代理权。不久,周夏耘进入一汽网络开始卖解放牌卡车。这意味着中国一汽在一个县级市设立了自己专卖店,这在一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96年,正当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时,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突袭了亚夏。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这是周夏耘坚持的信念。“我永远都记得,发大水的那天晚上,我们所有的员工没有一个人离开,全部选择和公司坚守在一起。”周夏耘回忆,从下午4点一直到半夜12点,他带领着员工一起,将公司的财产从洪水中转移走。

尽管那场天灾让亚夏损失了1000多万,但周夏耘却说:“其实,洪水对我们来说,不算是最大的困难。”因为,接下来的货款到期让他犯了难。“当时一汽的区域经理看到我们的现状后,非常能理解公司的难处,他告诉我,今年的货款你们可以暂时不要还了。”做人讲诚信,做生意就要讲信誉。深知这一道理的周夏耘发动全体公司职工集资筹款,自己拿出所有积蓄,两天之内筹到了300万元,在约定时间内归还了欠款。

1997年是亚夏变革的关键一年,为了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性,周夏耘对公司进行了改制,从一个集体企业变成了彻底的民营企业,并组建了股份公司。1999年,周夏耘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让子公司独立承担经营责任,集团公司投入一部分,部门经理控股,职工持股,责任更加明显。

不变的梦想:担当责任,乐于慈善热心公益

    1998年,亚夏北上宣城、芜湖、合肥,拓展市场。2001年,周夏耘在芜湖建立亚夏第一家4S店,从大卖场到专卖店,从专卖店到汽车城、从汽车城到汽车财富文化广场,亚夏逐渐向现代汽车销售模式转变。

从当初创业时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拥有4000多名员工,周夏耘带领着亚夏走过了27个年头。这20多年里,亚夏创新发展建立了从学驾驶、卖汽车、修汽车、换汽车、收汽车以及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全国独特的产业链,从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逐步完善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平台。现在亚夏在安徽已经所向披靡。

今年2月,亚夏正式被国家商务部和上海自贸区批准为全国17家试点单位之一(安徽省唯一独家试点单位),将会和国内外的汽车及配件生产厂家合作,从事进出口汽车整车及备件业务。亚夏公司的4S店以及豪车广场通过汽车厂家及平行进口公司双向渠道,使得汽车整车及备件价格有明显的下降,让利于广大客户,为广大用户带来好处。

企业发展了,周夏耘不忘回报社会,每年为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六一”儿童节为学校提供捐赠;连续多年每年资助10个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亚夏积极参与救灾捐赠活动,每年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参加抗洪任务,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周夏耘在全省率先带领员工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捐赠善款几十万元,用于支持灾区,并带头交纳特殊党费。为了将慈善事业持续下去,2014年,亚夏在宣城成立了第一家慈善基金会。

周夏耘一直心系农民兄弟,主动为农民兄弟提供购车担保,按揭购买卡车经营运输,累计帮助2万多农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此外他还关注着农民的各种疾苦:每当周夏耘了解到农民朋友发生车祸等重大灾难时,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困难农民度过难关。

从周夏耘的创业经历来看,似乎多些波折。但是,他的意志却是越磨砺越坚韧。年少的梦想现在回味可笑的成分居多,然而,在实现之后却让人感慨更多。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他的回答很简单,那就是“坚持”,“选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这是创业的关键。”

如今,“亚夏”的名字如雷贯耳,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亚夏’这两个字,是新疆语中‘永久’的意思。”就像这美好的寓意一样,周夏耘希望亚夏一步一个脚印地长久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宣城周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