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市委书记韩军:“向东看”对接沪苏浙 “两手抓”打造文明城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张磊 韩畅 王晓飞 发表时间:08-08 14:52

中国文房四宝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安徽唯一省级生态市……回溯至2000年设市之初,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安徽东南部一座年轻的城市,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为载誉满满的魅力新城。

如今,摆在宣城面前的是更大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全方位等高对接沪苏浙。作为省内唯一与浙江、江苏同时毗邻的省辖市,无疑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对于未来,宣城人认识清醒,就是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前排”。

承接产业转移促发展,创建文明城市提内涵。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宣城文明创建工作后来居上,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创建综合测评成绩位居全国第六位、安徽第一位。日前,在“喜迎十九大、触摸获得感”主题采访中,宣城市委书记韩军就如何“向东看”奋力赶超、如何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提升群众获得感接受了人民网安徽频道专访。

“向东看”:找准目标、奋力赶超

韩军表示,宣城是安徽最靠东、深入长三角腹地的城市。去年,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去沪苏浙考察,之后召开“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考察活动总结交流大会”,对宣城融入长三角、对接沪苏浙也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机遇和挑战,宣城部署开展了思想观念更新工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文件,直面思想观念落后、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问题,突出强调要“眼睛向内,自我革命,向我开炮”。“我们不是阶段性开展一阵活动就结束了,而是把它作为一项持久性工作,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开过三次专门调度会。”

宣城市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四个特色之城”推进大会

见贤思齐,对接沪苏浙过程中,宣城毫不避讳与东边“邻居”的差距,“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成员之一,我们排位靠后。现在我们以浙江省湖州市作为发展引领目标。”除了在经济上找准目标,宣城还在城市管理上确立了标杆。韩军表示,去年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以更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宣城跟杭州接壤,从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上都跟杭州有很多接近的地方,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有太多地方值得宣城学习。

今年第一批到沪苏浙学习挂职的45名宣城干部已学成归来,短短两个月已带回7个前沿项目,提供了123条项目线索。“我们第二批干部即将派出,选的大部分是刚提拔的年轻干部。新任岗位伊始,就让他们到发达地区去感受发展环境,学习创新理念。”

产业方面,宣城主动上门,对接两地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把招商引资作为与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抓手。“近年来宣城的发展,得益于长三角和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每年从沪苏浙地区到宣城来的投资总量占了全市的四分之三。”如今,苏皖合作示范区、宣城萧山羽绒产业园、宁宣产业园和沪宣“飞地”等合作园区都在加速推进,众多的合作产业园已成为宣城对外合作的独特风景。

“提内涵”:城、乡文明两手抓

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宣城不忘苦修内功,文明创建工作可谓后来居上,打破常规,实现文明创建“两连跳”, 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创建综合测评成绩位居全国第六位、安徽第一位。“宣城过去默默无名,现在突然之间冒出来,引人注目。这是很多人对我们的评价。宣城从追兵逾越为标兵,成为文明创建领域的一匹黑马。”韩军说。

韩军坦言,宣城过去基础较差,尤其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而干部推进创建的决心,确实不够强烈,很多人心里都是打问号。所以,文明创建更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持之以恒。“这些年宣城紧紧以增加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坚持创建为民的宗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

国家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角

在韩军看来,抓创建不仅是口号,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5年来宣城城市建设投资将近800个亿,重点抓基础设施薄弱地带,“可以到我们的菜市场看看,旧貌换新颜。还有乱搭乱建、道路拥挤的现象都得到了改观。”

精神层面上,宣城突出榜样的力量,涌现出王直、官东这样的道德模范。韩军介绍说,宣城好人数量按人口比例排在全省前列,此外,好人评选延展到社区、街道、小区楼道方方面面,好人的引领作用逐渐凸显。

不仅在城市,宣城还提出打造“全域文明城”,城市与农村齐抓共管,“我们在农村也注重美丽乡村建设,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我们目前184个农村已经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建设。同时我们还打造了10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在农村较早完成了垃圾的统一管理和旱厕改造。去年我们成为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全国受表彰的城市。”

美丽乡村

市民素质提升了,城市环境美观了,自然风貌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通过文明创建这个抓手,宣城近年来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今年7月中旬还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群众“获得感”是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在韩军看来,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地方经济,到创建文明城市,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城市越来越好,市民的钱包也要鼓起来。去年,宣城经济总量过了千亿,在全省16个市中排第10位,而人均GDP居全省第8位,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5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是全省第四。

“这么多年,宣城物价一直比较稳定,我们通过建一批市场引进蔬菜交易平台,蔬菜价格得到控制。我们采取积极举措,宣城房价上涨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老百姓的收入总体增加了,幸福感自然就会增加。”

“第二个方面的获得感就是安全感。不能有了钱,却天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所以治安不稳定也不行,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也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的重要方面。”韩军表示,宣城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列,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连续5年获全省先进,去年信访考核还拿了全省第一。这几年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工作满意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案件发生的越来越少,社会风气向上向善,老百姓在这个地方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群众的幸福感自然也提升了。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