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广教寺双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世代代守护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6-17 11:46

今年1月30日,《中国文物报》第一版刊登了一条新闻:2014年12月15日,历时8个月的修缮,我国现存唯一宋代双塔--宣城广教寺双塔,重新向世人开放。

读完,目光转向遥远的宋代。宋代,那个被国学大师陈寅恪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达到“造极巅峰”的时代,距今已过千年。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再加上天灾人祸,兵燹战乱,留存至今的宋代文化遗迹,本就不多,而古建实物,更是少之又少。幸运的是,宣城就有两座宋代古塔,矗立在风景如画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南麓,千百年来,见证着时光流逝,世事浮沉。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座千年宋塔,就是广教寺双塔。

古塔巍巍 历经千年沧桑

3月12日,春光明媚。记者来到了敬亭山南麓的广教寺双塔文物保护区。一进院门,就看见:沐浴在丽日高照中的双塔,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下。保护区四周,碧树环绕,远方,山峦绵延不绝。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到达两塔中央的石碑边。碑上的镌字介绍:

宣城广教寺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双塔东西对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双塔塔顶均已残损,现存7级,残高都是17米左右。

塔身每面以间柱分为3间,中间为圆拱间,两侧设棂窗,2层在补间铺作的两旁正中有心柱 2根,保留了唐代做法。各层塔檐砖砌叠涩和菱角牙子,间壁上装饰砖雕莲坛坐佛像尊,出檐由斗拱承托,柱、枋、斗的作法都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

据宣城市文物局局长刘政介绍,广教寺双塔采用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保存自汉代以来传统佛塔的古意,还可登临,是此类双塔的最早实例。“据专家考证,在现存宋代双塔中,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在全国只有这一例。广州广孝寺双铁塔,体形小不说,也没有门,根本不能上人;杭州灵隐寺双石塔、苏州罗汉院双塔、泉州开元寺双石塔等,虽然都是宋塔,但却是平面八边形;昆明大德寺双塔是方形,但是为明代建筑,时间上不仅晚了好几个世纪,而且外观是密檐式,也不能上人。所以,宣城广教寺双塔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今年70岁的蔡光荣,原是宣州区文物保护所的老所长。1994年10月,负责双塔保护工作,直至2005年5月退休。

陪伴双塔长达十年之久的他告诉记者,双塔第二层内壁,各嵌有苏轼书写、徐怀义摹刻的《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石碑,署款为“(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二月十七日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眉扬苏轼书赠宣城广教院模上人”。后跋上书“(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六月旦日宛陵乾明寺楞严讲院行者徐怀义摹刊普劝众生同增善果”。

蔡光荣激动地说:“双塔是中国古塔建筑发展史上,在由唐入宋的风格演变关键时期内,现存的唯一平面四方塔,是海内孤证啊!塔内还有千古大文豪苏东坡的刻石,都是了不得的珍贵文物!”

据他介绍,虽然双塔的建造年代,文献资料及地方志书均无载述,但文物专家曾详细考证两塔刻石四周灰缝及砌砖尺寸,认为刻石与塔内壁其他部位结构、细部手法一致,应是建塔时砌入。再根据双塔造型风格、结构方式和艺术特色等方面来推断,大家一致认为,广教寺双塔可定于是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所建。

说着,蔡老递过来一本宣传资料:原来双塔背后,历史上还有建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的广教寺。此寺自唐越宋及元,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据地方志记载:宋太宗曾赐御书籍120卷,寺建阁以藏,元初,主持荣佑崖法师蒙皇帝召见,受赐金襕袈裟;宋代名臣梅尧臣为观音殿作记;文豪苏轼为广教院模上人亲书《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以赠;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曾长期寓居该寺,留下了许多丹青墨宝……

元末至清,广教寺几经兴废。至抗战初期,寺庙再度被毁,终成废墟。言谈间,蔡老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古刹尽毁,风光不再。荒草凄迷,斜阳漠漠。独留这对千年宋塔,岁月悠悠,屹立至今。”

修缮保护 上下齐心协力

留存至今的宋代古建,本就寥若晨星,为了保护好双塔这颗珍贵的“沧海遗珠”,上至国家,下到全市,众人不遗余力。

这是值得铭记的历程--

1989年4月1日,宛溪河畔桃花开。广教寺双塔开始了自新中国建立后的首次大规模修缮。

1990年4月9日,又是杏花春雨时。历经12个月丝毫无间断的抢救性维修后,双塔褪去一身残破,昂然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

2014年4月15日,春和景明,杜鹃怒放。双塔迎来了第二次大规模修缮。

2014年12月15日,飞雪漫飘、腊梅芬芳。历经240多个日夜紧锣密鼓的修缮后,双塔重焕“新颜”,再一次向世人展现迷人的风采。

……

1989年双塔的首次大规模修缮,蔡光荣全程参与。作为亲历者,他回忆起那次维修,仍历历在目:双塔因为旷久失修,无人值守,又失塔顶,风霜雪雨加人为损坏,致使双塔损毁残破,岌岌可危:地基下沉,两塔倾斜;雷击塔身,开裂崩碎;日晒雨淋,风化脱落;杂草侵蚀,景况堪忧……

修缮工作刻不容缓!国家文物局拨专款30多万元,市委、市政府关怀重视,成立修塔领导组,聘请东南大学的古建专家刘叙杰教授任总设计师,由徽州古建研究所负责施工。整个修缮工程在坚持“现状加固”、“修旧如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包括:加固塔身、整修风化损坏部件、加置顶盖防雨雪渗落、安装排水管道和避雷针、重换损毁的木质楼板和扶梯……

宋代古建的维修资料本就缺乏,且本地无修缮先例,文物整修工程的工艺水平和技术要求又高,修缮工作稍有不慎,结局无可挽回!

工程组上下一心,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精心施工,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还获得了验收代表朱长翎的好评:“双塔维修质量比较好。整个设计、施工做得比较慎重。”

修缮后的双塔一改昔日的破败荒芜,重新坚固挺拔地矗立在敬亭山南麓。但旧症刚除,新难又至--古塔仍旧敞露在旷野中,没有塔院隔护。

遵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双塔塔院建设又被提上日程。塔院建设由市文化局主持,仍委托刘叙杰教授设计,由武进园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施工。

工程于1994年6月1日破土动工,主要项目包括:征用土地,拆除违建房屋;构筑小塔院围墙;续建固基排水工程;整修周围环境;报经批准,成立专门的广教寺双塔文物保管所等等。

……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下拨近千万专项资金,开始对双塔再次大规模修缮。除对双塔保护区环境整治外,重点是修缮塔顶和对塔壁进行渗漏改造等。

作为宣城市文物局局长,刘政亲历了2014年的双塔第二次大规模修缮。据他介绍,1989年的首次大修,当时由于没找到双塔塔刹的原状资料,只对危及塔体安全的塔身进行现状加固和部分复原维修。

但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双塔近年再次出现了塔基砖块裂缝、塔壁砖块风化、塔檐砖块脱落现象。刘政介绍起这次维修工程,神情严肃而认真:“文物修复工作必须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修旧如旧’。把文物最真实的形态留住,才是维护的最高境界。对这两座千年古塔,我们进行了慎之又慎的考证、维护、整修,尽最大的可能保持它的原样。时隔26年的修缮是件大工程,历史上关于双塔的记录极少,现存的宋塔中也没有与双塔相似的构造,所以在对双塔的补救中,必须小心翼翼。”

许群,1981年出生,是一名“八零后”,现任双塔保护管理员。曾当过消防兵,2005年6月,正式从蔡光荣手里,接任双塔的守护岗。

双塔第二次大规模修缮,他也全程参与。据他介绍,修缮中,各处工序都包含了大量的细功夫,让双塔保持原汁原味的“宋风”,留住了文物最真实的形态。“新更换的材料都是在进行多次试验,反复抽样后才具体应用。在更换木质构件时,全部选用不易开裂、腐烂的相似材质,并经过防虫防蚁处理。为了减少鸟粪对木板楼的危害,特别用木框罩钢丝网片,固定于古塔每层券门之后,防止鸟雀进塔。”

记者在双塔管理处临时搭建的简易活动板房内,看见了一沓厚厚的档案资料:28本看护日志,摞起来有一尺高。从1997年9月1日起,至2013年4月1日止,16年寒来暑往,春秋更易,5700多个朝朝暮暮,日夜交替,每一天的保护工作情况都在日志上记录着,一天不少,一次不落。另外,还有两本大影集,保存了400多张古塔的历史旧照。

“2013年4月1日起,所里给我配备了电脑,从那时开始,每天的看守日志都是通过电脑输入并联网的,告别了过去纸质的记档。”许群笑着说。

两代守塔人,同一件工作,那就是--把双塔保护好。看护日志上记录着一年四季,他们的工作内容:

4月22日,晴。又到每周一次的例行登塔检视日。早上8点,从一层至顶层,巡视塔身构件,查看砖石、佛像破损风化,相机拍照记录,上报。把檐壁上的杂草悉数拔除。打扫塔内积存的鸟粪。双塔周围今天接待的游客多,增加巡视次数。制止数起游客不文明行为。对保护区内的景观植物,浇水养护……

7月16日,小雨转阴。下午两点登塔巡视,发现砖石有裂缝隐患,相机拍照记录,上报。检查上周疏通的塔顶排水管道,发现排水良好,无淤塞,塔内壁也没有漏水现象。避雷针坚牢完好,无破损。今天游客稀少。查看了塔基和保护区四周环境,无异常……

11月5日,多云。登塔巡视检查。近日天气干燥,尤其要提防火灾隐患。检查避雷针,完好。巡视保护区,清点区内可移动文物,一切安好。游客增多,加强防火排查,制止部分男游客在保护区抽烟……

1月14日,小雪。登塔巡视,检查塔顶盖防雪情况,无异常。排水管口畅通,无杂物堵住。扫除塔身积雪,塔内壁没有发现渗水现象。上月巡查发现的,处于保护区范围的两间违建房屋,已被拆除。加强对参观儿童进入保护区内玩耍鞭炮的制止劝导……

记者看到:塔内每层木板入口,长宽均只有50厘米。古塔守护员只能猫腰缩肩,手脚并用,一步步地攀爬狭小木梯,从每层半米见方的“木板洞”里钻进去,登塔检查。为了保护文物,维持古态,塔顶和每层四檐没有安装任何防护栏,守护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踏空……

就这样,两代守塔人,坚守职责,保护古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古塔同迎朝晖,共沐晚霞。

文化遗产 代代薪火相传

多年的守护时光,带给护塔人太多太多难忘的回忆。其中有泪,也有喜。有辛酸,也有欢乐。

蔡光荣告诉记者,他家住春归苑,离双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当时交通不便,道路不畅,没有公交,每天就是骑着“三八大杠”老式自行车,走很远的路上班。“在敬亭山山门牌坊处到双塔保护区之间,路上有一个大坎,好几次雨天路滑,赶上迎面而来的机动车,自行车刹都刹不住,我要不是命大,怕是早就……”蔡光荣嘿嘿笑道。

许群对记者说,365天全程守护着古塔,没有迟到早退,没有休假……陪伴古塔的时间,甚至比陪伴儿子的时间还要多。“过年期间,是我工作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大年三十我还在守塔。因为放炮的人多,烟花炮竹是古塔的大忌!去年8月,儿子发高烧,老婆工作又忙,脱不开身。没办法,我送孩子去医院,耽误了时间,工作迟到了。领导批评了我,我一句话都没解释。后来,我把生病的儿子托付给我妈照顾。”说完,许群沉默了许久。

岁月,在一年又一年地流淌里,沉淀成历史;看守人,在一岗又一岗地轮替中,定格成剪影;而责任,也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接下,凝固成了信念。

往事一幕幕,那些感人的场景,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有一年,双塔接待了一个来自南京军区的将军团。在两座千年古塔前,那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将军们,个个挺身,站成笔直的军姿,倾听蔡光荣对古塔历史文化的介绍。

1997年5、6月间,一个日本文化代表团(以老人居多)参观双塔。在听完对古塔的介绍后,全团成员一致鼓掌,掌声经久不断。他们又提出进塔,观瞻苏轼手书《陀罗尼经刻石》,经上级准予同意。怀着对古塔历史崇高的敬意、对中国文化虔诚的景仰,这些年过花甲的日本老人们,不顾年迈体衰,纷纷爬塔观刻石,神情犹如宗教朝圣的信徒。

在采访中,老所长蔡光荣深情地对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1999年3月,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到宣城视察,期间,陈老特意来到广教寺双塔,主动提出要看看千年古塔的守护员,与他们合影留念。“当时,陈老紧紧拉着我的手,一字一句郑重地对我说--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古塔的守护。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古塔,一定要把这珍贵的历史文物看管好,传承好!”16年已经过去,蔡光荣回忆起这件往事,仍然动情不已。

“12年,一纪轮回,近4000个日夜,我小心翼翼地看护古塔,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05年,小许从我手里接过古塔的守护棒,我也郑重地托付他——一定要把双塔守护好!看到双塔的身姿,依旧俊秀挺拔,我就知道,小许没有辜负我的重托!”当蔡光荣说起这句话时,满是皱纹的眼角,闪出了泪花。

采访结束时,刘政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下个月,广教寺双塔文物保护区即将修建山门。届时,这两座历经千年、凝汇众力齐心保护的古塔,将迎来更美的明天!(来源:宣城文明网)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