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教育时评:“奖孝金”实质是 激励的艺术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发表时间:12-05 15:07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明显,“看望老人次数暴涨”。

面对“奖孝金”取得的成效,有人认为是“小利大诱”,那些因为护理院推出“奖孝金”而去看望父母的人,明显是奔着小利去的;也有人认为,很少有人在乎区区200元,“奖孝金”主要起的是提醒作用。初衷无论哪一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我们看到了激励的艺术。

在道德建设上,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谴责,对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谴责。马丁·路德·金曾经讲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谴责的力量相对于过度的沉默,有着积极性,是社会建设需要的。但有必要看到,道德不仅是谴责出来的,有时也是激励出来的。

在道德面前,每个人都存在着对当前道德现象的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想象。有什么样的道德想象,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现实。拿“扶不起”来说,当你认为这个社会充满正能量,“扶不起”只是极端个例,就很有可能伸出热情的双手;反之,当你认为到处充满着“满满的恶意”,很有可能见义不为、见难不帮。这也是《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曾经讲过的,“个体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选择,同样决定着我们社会的道德风貌。”

就道德建设而言,孤立地强调道德想象,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道德想象的基础上,产生道德自信和道德自觉。所谓“道德自信”,就是对当前的道德现实充满信心;所谓“道德自觉”,就是始终“求诸己”,能够想到自己为道德建设做什么。在这其中,不仅是“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还表现为对于道德正能量,勇于做一个“在路旁鼓掌的人”,通过激励的力量,来为道德建设增强。

从广义上讲,孝也是一种道德。孝是人人希望的,既然“己所欲之”,那就“上下同欲”。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激励的力量,来让孝风常在。“奖孝金”的真正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激励的艺术,它以提醒的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它以一种鼓励的形式,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正能量中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激励的力量,它对于心灵的开化和净化,常常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

这种道德激励,是一直存在的。长期以来,政府在道德建设上的呼吁,媒体对道德行为的报道,都体现了这一点。在道德激励上,不仅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社会参与,在“奖孝金”中,我们就看到了社会参与。联想到一段时间以来民间公益的风生水起,如果民间公益组织也能够把道德建设纳入关注视野,这是一片多么大的蓝海?譬如,通过道德公益基金的设立,来激励那些诚信、友善、敬业、孝亲的人,就很有可能发挥出“蝴蝶效应”,推动社会风气向好向善。

“奖孝金”实质是激励的艺术,发挥的是激励的力量。其存在及发挥作用启示我们,在推动道德建设上,社会参与大有作为。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出现几个激励道德的专项基金。(乔杉)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