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在这里,寄宿制就是“刚需”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发表时间:09-28 10:00

 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师资不足,山里的孩子上学难——

  在这里,寄宿制就是“刚需”

  最近,网上对寄宿制学校非议很多。有人认为,寄宿制就是一个坏制度,应该取缔。其实,国内外的办学实践表明,寄宿制是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事实上,没有一种办学形式是完美无瑕的,都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本期,我们推出四川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经验,相信他们的探索会给您一些启发。

  ——编者

  “我们这里,寄宿制就是刚需”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地,山高路远。

  下午五点半,凉山州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的食堂菜香满溢。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每餐可以吃到一荤两素一汤。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学生,他们都说,“食堂的饭菜比家里好多了”!

  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的彝族校长孙子土哈是从彝区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师范毕业后又回到县里从教,对当地的教育情况非常了解。“你们外面来的人不知道,我们山里的孩子上学真是难!村小偏远,教师不愿意去,很多都办垮了。如果不在学校寄宿,有的孩子上学单程就要走四五个小时。上学难、上学远,以前不少孩子上着上着就跑了。没有文化,去打工做苦力人家都不要!”

  布拖县拖觉乡中心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孩子们的家有多远?班主任耿学飞举了个例子:学生回家,一般不会下午出发,而会等到第二天早上。“家远的孩子,得走一整天。不一大早出发,走到半夜借宿,有安全隐患。”在她看来,对凉山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寄宿制是无奈之下最好的选择。

  “我们这里,寄宿制就是刚需。”甘孜州雅江县呷拉片区寄宿制学校校长李斌和耿学飞有着同样的观点。

  李斌说,以自己所在的呷拉片区寄宿制学校为例,学校地处县城附近的呷拉镇,而学校住得最远的学生在柯拉乡,距离县城130多公里,不寄宿根本不可能。

  以前,牧民们大多把孩子送到就近的村小就读,但是一到水草丰茂的季节,他们又要随水草而居,孩子上学极为不便。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村小规模小,条件有限,农牧民们也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中心学校或者县城学校。

  “每个县三至五条沟,每条沟三至五个乡。”这是甘孜州当地地域分布的真实写照。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样的情况,甘孜州推动寄宿制集中规模优质办学。目前,全州有寄宿制学校486所,占中小学92.38%,寄宿制学生111822人,占全州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7.9%。

  在四川阿坝州也同样如此,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阿坝州有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66004人,占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比例高达71.96%。

  集中办学让优质公平得到实现

  理塘县位于甘孜州西南部,平均海拔达4300米,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的人口分散程度,让地广人稀在这里有了足够的解释,加上延续数年的放牧传统,让牧区的孩子上学更为困难。

  “每到五六月份的虫草采挖季,很多孩子就与家人一同上山挖虫草了。”在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校长达瓦扎西看来,比起地广人稀带来的入学困难,学生的流失性大更是当地教育的一大难题,而寄宿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记者从甘孜州教育局了解到,2001年开始,寄宿制教育在当地发展开。集中寄宿办学后,学校条件得到改善,优质的教学和教师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家长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在2012年秋季投入使用,启用第一年就有23个边远牧区1000多名农牧民孩子入学。

  达瓦扎西说,近年来,四川在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的51个县实施15年免费教育,农牧民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也更加强烈。

  寄宿制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让农牧区的孩子更公平地享受优质资源。

  早上7点,红原的草地上洒满阳光,这时候的太阳温暖而不刺眼。每天的这个时候,是更让姐和小伙伴儿们的晨读时间。

  更让姐是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五年级1班的学生,对于家住色地乡的她来说,现在能够寄宿在环境这么好的学校,不用早出晚归地求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以前,因为家住得远,上学放学都不方便,现在好了,吃住都在学校,还能享受到比原来学校好得多的教学条件”。

  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校长电都介绍说,牧民们平常交流几乎都使用藏语,很多家长的汉语水平不好,所以很多学生入学时汉语交流都非常困难。学校提供了很多双语读物,通过晨读、汉语朗诵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汉语水平。

  记者了解到,四川部分民族地区属于大骨节病区,而大骨节发病期主要在5岁至15岁,为此,很多病区都启动“易地育人工程”,将病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安排到非病区寄宿制学校学习,让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摆脱患大骨节病的危险。

  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承担了大骨节病区易地育人的任务,学校为提高学生生活质量转变了营养餐供餐模式,将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餐补助与学生的寄宿制生活补助结合,让寄宿制学生能够吃得更好。

  “在学校,除了基本的学习时间可以保证,孩子的卫生习惯也可以改善。”红原县刷经寺九年制学校教师边明永介绍说,寄宿制办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业时间,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在牧区,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旱厕,很多孩子来到学校连厕所都不会使用,喜欢乱扔垃圾,在宿舍喜欢打赤脚,不勤于换洗衣物床单等。但是学校从一点一滴开始教,小到监督刷牙洗脸,细到整理铺盖,教师都手把手地教。“一般来说,一学期就能看到改变。”边明永说。

  政策“最后一公里”仍待打通

  走进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学生宿舍楼,记者看到每一间学生宿舍门上都张贴着一张照片,是该宿舍的学生和“爱心妈妈”或“爱心爸爸”的合影,上面还清晰地打印着“爱心妈妈”或“爱心爸爸”的电话号码,方便学生家长联系。

  “学校离家远,大多一学期才回一次家。我们教师就当起了学生的爱心爸妈。”校长达瓦扎西告诉记者,学校安排教师当“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与学生寝室一对四、一对三、一对二的方式进行结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

  达瓦扎西说,教师当学生的“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不仅想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希望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做人、做事。但是学校有时候也觉得力不从心。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教师承担太多教学之外的事情,非常辛苦,而学校的后勤人员岗位配置有限,又只能让教师来兼职承担很多工作。

  丹巴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拥有良好的校园硬件条件和优质的师资,这是校长郑明刚骄傲的事。但如何能让寄宿制的孩子们在学校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是他一直最忧心的。

  “无论学校工作做得有多好,也无法取代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学校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关爱,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美好。”让郑明刚欣喜的是,如今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也尽量和学校配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寄宿制学校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例如生活配套设施紧缺,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面积不足、内部布局不合理,特别是广大农牧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造任务重,学校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低。

  此外,许多学校后勤人员配置无保障,没有相应的工勤人员编制支撑,学校生活管理员、卫生员、保安员、炊事员等后勤人员基本是临聘人员,素质较低,难以整体提升学校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如何把寄宿制“刚需”地区的寄宿制教育办得更好,“最后一公里”仍待打通。(本报记者 倪秀)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7日第9版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