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从自贸区建设看芜湖的新机遇新作为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表时间:09-26 15:05

央广网芜湖9月25日消息(记者 鲍玉婵)“芜湖片区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使政府管理方式建立新格局,跨境贸易投资取得新进展,口岸通畅便利性获得新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实现新突破……建成贸易投资便利、监管便捷高效、产业优势显著、辐射作用突出的改革开放试验区。” 9月25日上午,在芜湖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芜湖市副市长贺东在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时,有底气也充满信心。

自贸区落地芜湖的底气与优势

芜湖市经信局局长季学敏表示,自贸区建设要以良好的产业体系、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的要素保障为依托,这是自贸区落地的一项关键考量。说到芜湖片区建设的底气和优势,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支撑优势。芜湖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都是长期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现有基础好、未来潜力大。我们将紧紧围绕片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积极构建体现绿色发展要求、彰显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谋求更高层次转型跨越,为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建设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

创新引领优势。芜湖已经成长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同时拥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项“国字号”创新招牌的非省会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位列第29位,城市创新力位列长三角第9位。芜湖主动呼应上海张江、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正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战略叠加优势。芜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

跨境电商产业迎来新机遇

201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芜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作为芜湖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芜湖市商业局局长何红旗认为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建设,对推动芜湖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难得的机遇。

据何红旗介绍,结合芜湖片区建设,该市跨境电商发展将谋求新突破。

创新监管服务。充分利用自贸区在海关监管模式、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等方面的监管创新,进一步加大在通关、税务、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促进跨境电商监管更加便利规范。

提升服务能力。结合芜湖片区在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跨境电商线上融资及担保等金融服务,发展江海联运、建设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进出境一体化设施等物流服务方面的优势,鼓励建设公共海外仓,谋划中欧班列延伸至芜湖,在该市申建国际邮件互换局,积极提升跨境电商的金融、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

强化主体培育。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结合芜湖片区、芜湖综合保税区等功能政策优势,选择一批“专精特新”和符合跨境电商消费特性的产品,支持本土特色产业通过跨境电商更好地 “走出去”。

建设线下产业园区。鼓励跨境电商集聚化发展,支持线下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为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服务和支持。

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相关政策支持,强化市级跨境电商政策支持,重点加大在主体培训、载体建设、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根据跨境电商发展实际,进一步调整完善、细化强化。

海关监管制度实现 “六新”

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核心是制度创新。芜湖海关副关长周爱芹透露,按照海关总署的统一规划,芜湖海关将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上突出六个方面。

突出新职能。原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后,芜湖海关将按照关检业务全面深度融合要求,开展集成化、集约化的制度创新。

对标新规则。芜湖海关将在通关模式、监管服务、通关时间、简政放权等各方面与国际上公认的最具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对标,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打造新平台。芜湖海关将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开展以货物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对于自贸试验区内的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开展制度创新。

服务新业态。服务于跨境电商网购保税、期货保税交割等新业态将是我们制度创新的主要对象,芜湖海关将适应外贸领域新业态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应用新技术。将借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先进的科技技术,芜湖海关将不断提升海关精准监管、智能监管、有效监管的能力水平。

防控新风险。芜湖海关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监管意识,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