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时间:11-06 09:28

2018年11月5日,浙江嘉兴市嘉善产业新城某企业员工叶林像往常一样驾车行驶在上海到嘉善的G60高速公路上。汽车收音机里传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布。

叶林形容收音机里的消息让他“为之一振、心潮澎湃”。他是典型“长三角人”,往返上海与嘉善,工作生活“双城记”。从上海某体制内单位离职后,叶林将工作地点搬到了嘉善产业新城——一个与上海、江苏接壤的高新科技产业园。

“新时代迎来新机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将为嘉善产业新城等长三角地区共生共享、互联互通,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将为长三角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全新发展红利。”叶林兴奋地说道。

一年来,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方兴未艾、浪潮奔涌、利好频传。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上海杭州宁波三市地铁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杭(州)黄(山)高铁通车、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开启、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单位公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故事翻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潮涌长三角,扬帆正当时。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以下三个角度,也许能够寻找到答案。

可行性:探索区域一体化已久,具备天然优势

余波,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青年科学工作者,目前在嘉善产业新城负责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工作。8月30日,余波从嘉善产业新城下班后,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一小时后,他将在上海虹桥站接一位老朋友,时间所剩不多,可他脸上并无焦急的神色。“在嘉善南高铁站乘坐下午6点的G1322高铁,22分钟就可以到上海虹桥站,6点半在上海虹桥站接人时间完全够。”

余波“20分钟通勤嘉善上海”故事背后,正是长三角交通格局的大跨越。以高铁为例,沪宁城际铁路的投入使用,京沪、沪杭、宁杭、杭甬、杭黄高铁的开通运营,还有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商合杭高铁、徐淮盐铁路、连镇铁路董集至淮安段,让长三角区域成为中国高铁版图上最密集的高铁网络,编织起了像余波这样越来越多的“双城生活”,串联起了长三角区域“0.5至3小时”城市经济圈,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

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具备有天然的优势与可行性。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已久,基础良好。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并不断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他担任总书记后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03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在浙江发展“八八战略”中明确:“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期间,浙江与江苏、上海签订《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沪浙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协议书》,共同探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2005年,习近平提议设立的长三角洲区域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会议在杭州召开,目前该机制已成为打破长三角行政界限,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量级会议。

2007年,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明确指出,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必须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春华秋实,行稳致远。

如今的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制图:詹宇彤

“长三角的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大约是国土面积的二十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2亿,大约是国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国内生产总值(GDP)21.2万亿人民币,接近国家90.03万亿元的四分之一。”在宁波慈溪举办的第四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长三角用国家二十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人口,创下了约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在周汉民看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其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的优势决定的。

“全中国‘双一流’大学四分之一在长三角,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四分之一在长三角,全国科研经费投入三分之一在长三角,全国发明专利三分之一在长三角,全中国芯片制造力量‘半壁江山’也在长三角”,对外开放方面,“2018年中国出口额接近2.5万亿美元,37%来自长三角。201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383亿美元,62%外资来到了长三角。”周汉民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对人民网记者表示,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是世界公认的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优势明显,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内在需求:推动解决主要矛盾,引领高质量发展

阜阳,人口达1000万的安徽省西北部城市,2018年GDP约1750亿元,在安徽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六。人均GDP约2.2万元,低于全国的6.46万元和安徽的4.77万元,在长三角洲区域内各地级市中排名相对靠后。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来自安徽阜阳的侯永志信心振奋、倍感高兴。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部署。”侯永志说。

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大城市产业、资源、人才优势,将辐射带动区域内农村、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地区、产业平衡充分发展。

“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推动安徽、江苏北部、浙江西部等地区的发展,辐射带动长三角以外地区的发展,引领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侯永志从三个层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

除了辐射带动区域内协同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对人民网记者表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时代长三角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经济带新的‘T’形战略布局呼之欲出,其中消除行政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更高层次的共生共享,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已成为这一轮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王振分析道。

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展板人民日报记者巨云鹏摄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一条以G60高速公路为纽带、涵盖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等九地市的区域,沿途高新科技园区与高科技企业密布。区域内探索产业技术创新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共同谋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区域协同机制,推进长三角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在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火热实践下,浙江绍兴、安徽蚌埠、铜陵等多个城市均提出加入G60科创走廊,期望加快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峰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G60科创走廊的目标,是在长三角形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产业高地。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硅谷那样的创新带,让科创驱动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过去,在缺乏核心技术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要素实现高速度增长。

“这种模式不可持续。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可以实现更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侯永志说。

外部环境:应对世界变局,进一步对外开放

林德公司,一家32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以上海作为中国区总部的跨国企业。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均有投资项目。

2018年,世界经济出现增速动能减落、国际贸易放缓、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低迷的趋势。数据显示,世界GDP增长率按市场汇率计算约为3.2%,增速与上一年持平,并没有延续2017年各国同步强劲回升的势头。2018年前三季度,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3%、12.7%和8.4%,增速呈逐步下降趋势。2018年全球的跨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了19%,连续三年下滑。

在全球经济增速出现下行迹象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倾向于投资收紧。林德公司却反其道而行,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相关市场的投资,例如今年在宁波地区与中石化合作新空分装置项目的投产。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我们外企备受鼓舞。我们有信心,并将致力于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投资和开发。”林德大中华区总裁方世文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林德公司的扩大投资的背后,是长三角洲区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缩影。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不少外企感叹,“风景这边独好”。

在周汉民看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局”的重大部署之一。

周汉民说:“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在复苏的区间,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矛盾是当下世界最大的矛盾,很大程度扭转了二战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轨迹和格局,带来了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

世界形势波云诡谲、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提升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对外开放,有战略的必然性。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既要继续大力引进外资,也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面对外开放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王振说。

当前,以超大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一大趋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要在当前形势下提升超大城市国际群竞争力,更好地发挥长三角积极的作用。

“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新城市形态是巨型城市区域,其作为更大、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单元,正在取代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的真正引擎。当前世界上最大的40个巨型城市区域,只覆盖了地球可居住面积的小部分、不到18%的世界人口,却承担了66%的全球经济活动、近85%的技术和科学创新。”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9年5月,嘉善产业新城2019年新建项目集体开工暨企业签约仪式在嘉善产业新城生命健康产业园举行,药苑生物、知其生物、测迅汽车科技等等行业细分领域近30家龙头企业入驻。

“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善将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也会有更多的企业与外资进入嘉善,提高长三角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将为我们派送更多的‘红包’。”展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未来,叶林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