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尽锐出战抓脱贫护生态 确保高质量脱贫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7-17 08:36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矿区采煤坍陷区水域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12月6日摄)郭晨摄/本刊

◇安徽将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安徽深入开展全省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启动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执法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聚焦脱贫攻坚中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安徽瞄准2020年污染防治的阶段性目标和全面脱贫攻坚任务,擎起了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的大旗。

什么在“掣肘”

22个贫困县“摘帽”,2936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2.6%降到2018年的0.93%……安徽在交出脱贫攻坚成绩单的同时,还有一些“硬骨头”要啃。

比如,在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行蓄洪区、皖北地区等地,因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原因,脱贫攻坚的任务相当艰巨。

公路是影响村民脱贫的重要基础设施。某县交通局干部向本刊记者反映,一般从乡道标准升级到县道标准,5米宽的路基拓宽到6米,每公里约需要200万元。根据规划,该县未来几年将新增县道500公里,但如何筹集巨额资金是当前最头疼的难题。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但在实施环节中还存在薄弱点。记者了解到,一些产业扶贫项目存在实施不够精准、监管不够到位、效益不够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等问题,有的地方对带动产业扶贫的主体激励政策还不完善,导致其积极性不高,仍然停留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层面,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还较少。

此外,各类人才的匮乏也制约了脱贫成果的长久巩固。有村干部坦言,当地部分村干部月工资才2000元,很难吸引年轻人留在家乡或返乡担任村干部。

确保高质量脱贫

为确保安徽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安徽省下决心尽锐出战、顽强作战,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方面,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安徽省把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首位重点,大力推进行蓄洪区、皖北地区脱贫攻坚。各级财政优先加大对9个省定深度贫困县、125个深度贫困村的资金投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扶贫、教育扶贫、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告诉本刊记者,今后两年,安徽省将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三大行动,实施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良好产业基础。记者还了解到,安徽省今年将在贫困村建成3051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支持主体带动贫困户37.5万户,引导和支持41.9万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等。

另一方面,全力筑牢“三保障”基础,确保高质量脱贫。义务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基本医疗方面,全面落实健康脱贫兜底、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等政策,实行分级诊疗,优化服务流程;住房安全方面,重点抓好危房改造;社保兜底方面,让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淮南市寿县是安徽扶贫的典型。淮南市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邬平川说,他们将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大非贫困村的支持力度,让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提高水平,切实补齐短板、打好基础。

此外,安徽还提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扶贫对象退出标准和程序,成熟一个脱贫一个;加强返贫监测,对已脱贫人口和“摘帽”退出县进行“回头看”,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就业等帮扶;对已“摘帽”的贫困县,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减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严守“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确保脱贫不返贫。

着力护生态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浓度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不稳固,能源、产业、运输结构不优,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与脱贫攻坚一样是补短板的重点。

今年5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及长江和巢湖水污染治理专项督察意见指出,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中,安徽省一些部门和地方认识不到位、标准不严格、行动不迅速,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整改方案落实情况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差距,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介绍,根据督察反馈意见,安徽省梳理出68个具体问题,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标准、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并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大力治理。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全省各地就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调查情况,结合2018、2019年新投产项目,对污染源企业进行全口径排查,依法督促符合条件的污染源企业安装联网自动监控设备,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危险废物贮存转运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可通过监控一目了然。监控设备的运维单位一旦发现相关污染物日均值超标,可在核查后将问题通过系统发送至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由市生态环境部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罗宏介绍说,上述举措有效解决了当前生态环境部门人少事多、自动监控设备专业技术不高等问题,有效打击了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及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等环境违法行为,提高了自动监测数据的质量,提升了精准治污的科学化水平,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安徽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监管”和第三方力量,推行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无人机应用等措施落地,并实现了环境智慧监管、精准监管,构成安徽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一大特色。

下一步,安徽还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一方面推动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督促问题整改,另一方面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篡改或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未批先建等环境违法行为。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对本刊记者说,2019年是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安徽要把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和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全省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同时,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七大标志性战役,重点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散乱污”企业、柴油货车污染等整治;加快重点污染河流、湖泊治理,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措施,突出巢湖综合治理和入湖河流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和固废管控治理,着力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记者 姜刚 程士华)

【责任编辑:admi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