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三水共治”,护一江清流

——全面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系列报道①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7-09 14:56

昔日臭水沟,今日风景带,图为近日拍摄的黑砂河流域。记者 杨竹 通讯员 詹俊/摄

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江水浩荡,奔腾不息。为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水清”,就是实现水环境改善好、水资源保护好、水生态修复好“三个好”。皖江各市加快推进“三水共治”,护一江碧水东流。记者近日深入皖江多地探访。

把水环境改善好——

围绕“三段线”发力,治理黑臭水体,控制源头减排污染

在“中国古铜都”——铜陵,东西走向的长江路,直达长江岸边,是当地最“悠久”也最繁华的一条主干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与长江路并行的,有一条总长约6公里的黑砂河,贯穿主城区东西方向,中上游暗渠、中下游明渠,由通江涵闸出口入长江。过去的岁月里,长江路边、黑砂河畔,人们聚居于此,城市发展壮大。然而,沿途小区、商业、工业企业多了,生活污水截污不彻底,工业废水偷排现象时有发生,黑砂河渐渐不堪重负,河水发黑发臭。

黑砂河水体黑臭,看得见、闻得到,影响群众幸福感。2016年起,黑砂河水系治理被市里作为“硬任务”加以推进。记者近日来到黑砂河畔采访。在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供排水办副主任刘宸看来,末端超磁污水处理站是流域水质改善至关重要的设施和环节。记者在处理站看到,上游暗渠来水被抽入由一个个集装箱般设备组成的超磁处理系统,在投加磁种、微絮凝、过滤等环节后,达到黑臭水体治理标准排放。工程人员汪鹏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取样一瓶水,对比明显。经过处理,略有臭味、漂浮黑色絮状物的混浊水“变身”无色无味透明水。

“清淤截污、除砂净水、活水补给、生态维护之下,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无浮泥、无漂浮物、无异色异味。人们以前‘绕河走’,如今水环境改善,变成‘沿河走’! ”刘宸向记者介绍说。

长江的污染,根子在岸上,源头在流域。当前我省围绕“三段线”发力,如第三段线是15公里范围内,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要全面合规。而在第二段线5公里以内,现有的重化工企业一律实施提标改造或转型。

近日,在安庆石化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2米宽的水渠里,成群的金鱼在嬉戏。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来到水源处——污水处理装置出水口。原来,经过养鱼的水渠后,处理过的工业污水才流入安庆市的污水管网。与800万吨生产项目同步升级设备、工艺,这里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养鱼标准。

“近两年,安庆石化增加1.2亿元环保投资,推进脱总氮及提标改造等治污项目建设。现在,这里的金鱼家族不断壮大。 ”安庆石化水务部主任阮永安介绍,去年9月提标改造完成后,含油系列出水和含盐系列出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低于国家标准。

源头治理污染,向长江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宣战,6月28日召开的全省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会议指出,在“减存量”上见行动,做到整治“散乱污”企业不手软、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不手软、控制超标排放不手软,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

把水资源保护好——

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行动,提高用水效率,专项行动整治入河排污口

“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制度。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即是我们开展水资源保护的抓手之一。”池州市水务局水资源科工作人员章鹏宇向记者介绍说。

池州九华电厂是该市第一家“安徽省节水型企业”,位于长江之滨,两台燃煤机组于2005年投产,总装机容量64万千瓦。记者日前到该厂探访。 “我们对各类用水进行优化整治,减少取水量的同时增加了水的回用率,年节约水量约300多万吨。 ”面对记者如何节水的提问,环保主管韩光磊回答说。他拿出一份节水改造清单,其中“循环水泵电机冷却水闭式循环改造项目”格外醒目,年有效减少工业水用量200万吨以上。

韩光磊说,电厂以长江水作为水源,主要用水为直流冷却。从长江取水,共有4台大功率水泵。取水时,水泵的电机要散热,需要流动的冷却水,因而一度成为耗水主要环节。实施节水改造后,水泵电机实现冷却水闭式循环,大大减少工业水用量。记者在水泵房看到,形似变压器的水泵电机系统正轰隆作响,每台电机上有两组黑色水管穿机而过,为电机降温。管道连接着的正是厂房一侧的制冷设备,让冷却水在管道中循环往复。韩光磊说,企业将节水覆盖到每个环节,项目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8.76%。

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皖江城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行动,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同时,为保护长江水资源,一场剑指入河排污口的专项整治去年起进行。

在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誉的振风塔,雄峙于长江北岸。振风塔西约2公里,同安河泵站坐落江堤边。记者到现场时,烈日当空,只见泵站通往长江的水渠干涸无水。 “入河排污口整治之前,这里日排污水量可是有500吨以上!现在雨污分流后,城市生活污水流往污水处理站,不再排往长江。 ”站在江堤上,安庆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章莹向记者介绍说。

针对入河排污口布局不尽合理、审批制度未落实等问题,去年,安庆市水利部门牵头对取水许可排污企业、市政排污口、雨污合流排水口等进行全面摸排。目前,已关闭搬迁入河排污口24个,采取工程整治措施的共68处,同安河泵站截污即是其中之一。

“全市正在开展污水综合整治,城区如同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铺设污水管道,截污纳管,从而实现雨污分流,保护长江水资源。 ”章莹表示。

去年以来,我省组织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梳理登记排污口2072个,其中长江干流68个。我省正创新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机制,确保入江水质全面达标。

把水生态修复好——

发挥河长制作用,开展水系综合治理;推动岸线整治,为长江浅滩湿地功能性修复提供空间

在铜陵长山港区,昔日“散乱污”且喧嚣的江边,如今一片宁静。记者近日到该港区探访,夏日江边热浪滚滚,放眼沿江岸线,满眼是绿色,岸坡俨然绿草地,芦苇等水生植物点缀其间,随风摇摆。这一幕场景,在62岁的钱裕明看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的绿地,是他工作生活37年的地方。 1981年,他就来到此处江边的砂石厂工作,此后自己开办工厂,也是“靠江吃江”。 “这里以前晴天是‘灰洲’,雨天是‘池洲’! ”钱裕明说,现在生态环境好了。

铜陵市水上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丁琪斌全程参与了当地岸线整治,对生态变化深有感触。他说,在港口岸线综合整治前,港区功能布局混乱,散货码头、渡口、小选矿场、磨料厂、养殖场、居住户、城市排污口混杂相间;环境污染严重,部分港区内扬尘四起,黑烟滚滚,恶臭刺鼻,污水横流,直排长江。

近年来,铜陵市强力推动岸线整治,关闭、拆除、搬迁、规范提升多管齐下,投入4.93亿元,完成一江两岸港口岸线整治项目168个,释放岸线15公里、陆域土地4000亩,为长江生物多样性、长江浅滩湿地功能性修复提供空间。

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是长江干线的一大“顽疾”。近年来,我省严厉打击沿江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沿江234座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并完成了生态复绿。

修复水生态,是统筹水上、岸上的系统工程。从黑臭河到景观河,康熙河的嬗变在安庆为人津津乐道。

康熙河,是一条流经安庆东部城郊的自然河流。从上世纪90年代起,河流水质急剧下降,河道淤塞日渐严重。 2012年起,系统治理康熙河成为市里的一件大事。当年,康熙河水系整治一期工程开工,通过一期河道整治,康熙河河面宽度达到60米至120米不等;全面开挖和疏浚后,不仅河水活了,还打通东部新城与大湖、长江的联系。 2015年起,康熙河整治景观工程启动,6公里长、200多米宽的绿带目前已经形成。

记者近日清晨来到康熙河迎江区龙狮桥乡雨润社区段,约60米宽的河道蜿蜒向远方延伸,河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一座彩虹桥横跨河面,两岸绿树成荫,高树、灌木相映成趣,欢快的鸟儿在空中飞过。 78岁的陈国庆老人正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休息,观赏着眼前的美景。“变化太大了!过去是臭水沟,现在水好、空气好,我经常来散散步,真是一种享受! ”陈国庆高兴地说。

近年来,随着河长制实施,康熙河有了河长。在龙狮桥乡雨润社区段,乡级河长是副乡长沈彪。站在康熙河边,沈彪向记者介绍说,每周三是巡河日,他都要带领村级河长和乡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巡河,巡查处理河道及沿岸垃圾、漂浮物、乱搭乱建等情况,巩固水生态修复成果。安庆市河长办副科长刘汪洋表示,安庆正在开展“一湖九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力争实现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再造的多元目标。

“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生态环保工作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下,皖江生态体系质量和稳定性正逐步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图景正徐徐展开。(夏胜为、林春生、徐建、胡劲松)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