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公布防震减灾发展情况 预警项目建设已启动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5-24 09:55

   据安徽商报消息 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优势,抢先发出预警,为人们逃生避险争取宝贵时间。昨日上午,安徽省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汶川地震十年来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情况。安徽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一部分,我省已经启动了改建、新建台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该项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我省重点地区的地震烈度速报及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预警。

  我省多地将能预警地震

  地震预测依然是世界性难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警将从另一个方向实现减灾避灾的目的。“电磁波的速度要远远比地震波快,地震预警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这个时间差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安徽省地震局地震预报中心副主任缪鹏介绍,虽然地震预警能够争取到的时间多数以秒计,却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意义非常重大。

  缪鹏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启动了全国范围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根据中国地震局项目规划,我省将改建24个基准站、新建56个基本站和56个一般站。除了国家规划之外,为了实现我省重点地区的地震烈度速报及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预警目标,我省还规划额外再新建20个基准站、30个基本站和150个一般站,实现全省大部分区域台站台间距达到20公里左右,以满足我省及周边区域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目标。 缪鹏介绍,目前我省已经完成中国地震局项目规划136个台站的选址、踏勘工作,下一步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整个项目建成后,最终将形成面向各级政府和示范用户的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烈度速报等紧急地震信息服务体系。”

  地震速报未来或以秒计

  在震后第一时间发布震中位置、震级大小等地震参数,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判断灾情、启动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省地震局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的地震监测预测水平不断提升,地震速报不仅由过去的人工速报实现了全自动化,速度也不断缩短。

  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有林介绍,目前全省已经建成由66个测震台、121个前兆观测台等组成的地震数字观测网络,实现了一县一台和群测群防前兆手段的全覆盖,监测技术位于全国前列。“全省主体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1.0级,地震速报服务实现全自动化,速报时间由8分钟缩短至3分钟以内。” 张有林介绍,过去地震速报是根据相关数据人工测算,现在不仅实现了自动化,速度更快,而且更精准。他透露,目前我省已经启动了相关实验项目,探索实现地震速报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

  合肥地下7条断层位置已探明 都是非活动

  目前合肥已经完成了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我省其他设区的市也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这项工作。

  “活动断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时沿断层线的破坏最为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大于断层两侧的其它区域。”张有林介绍,只要查明活动断层的分布位置,掌握活动断层的活动特性,确定断层的安全避让距离,让新建地面建筑物离开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错动引起的灾害带,就可有效减轻地震及其断层活动引起的灾害风险。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已经开展了活动断层探测工作,成果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发展、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

  通过项目开展,目前已获得了合肥城区1225平方公里范围内7条主要断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最新活动情况,“目前这七条可以确定为不活动断层,也就是说不是活动断层,不影响城市规划。”另外,宿州、蚌埠两市也已启动了活动断层探测的相关工作程序。 记者了解到,根据我省相关要求,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要率先启动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争取在2018年底前启动实施,其他设区市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探测工作。(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吴雯雯 汤培亮)

原标题:合肥七条地下断层均是不活动断层


【责任编辑:admi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