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余谓之: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重在成风化人
来源:《农民日报》2018年3月19日第7版 作者: 发表时间:03-20 15:57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目标方向、明确了实施路径。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振兴乡村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需要在“四化”上下功夫。

在“教化”上下功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随着乡村振兴尤其是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毋庸讳言,有的地方仍然重农民“口袋”,轻农民“脑袋”,甚至出现“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的现象。比如,贫困竟然成为少数人的“底气”,帮扶干部如果不帮我脱贫,你们就走不掉,理直气壮等帮扶;有的子女日子过得很宽裕,却不赡养老人让老人“成为”贫困户,等等。“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治理以教化为本,说服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广泛深入、毫不松懈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要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重要思想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使大家都真正明白,无论是脱贫还是致富,“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从而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激发其内生动力。

在“转化”上下功夫。当下,农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但一些地方风气并未随之好起来,传统美德失灵,公序良俗失效,陈规陋习盛行,有的地方出现“三不起”现象:“娶不起、死不起、人情债还不起”,婚丧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甚至导致因婚致贫、因人情债返贫。乡村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对此,同样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化为崇尚文明、艰苦奋斗的动力;把乡村振兴过程中,经济发展向上向好的景气,转化为社会风气向善向美的景象;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转化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德基石。

在“净化”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明显改善,但还有不少地方存在违规乱占、农房乱建情况,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一些地方依然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随时随地随便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人能改变环境,环境也能改变人”。提高乡村文明程度,需要发动农村群众持续开展生产生活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治理脏乱差,建设洁齐美。同时,要继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人形象地说,多一个广场就会少一个赌场,多看一次“名角”就少拌一次口角。要引导文化产品和服务向乡村倾斜,既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也不断巩固传统阵地,占领新兴空间,涤荡“精神雾霾”,让乡村“蓝天更蓝、明月更明”。

在“固化”上下功夫。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寻对策,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从根本上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还需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特别要把握乡村是“熟人社会”这一特征,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善于用乡规民约把好风气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要注重地域特色,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广泛发动乡村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增加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内容,强化正确价值导向,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要健全和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发挥他们定纷止争、调谐邻里作用,提高农民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能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乡村振兴;看农村面貌最直观的是看农民精神风貌,提升农村面貌最艰巨的是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成风化人,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让乡村文明焕发出新气象。(《农民日报》2018年3月19日第7版)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