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筑牢基层“防火墙”守好文化主阵地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11-22 15:41

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过程中,我省通过大量贴民意、暖民心的宣传教育,筑牢“扫黄打非”的民意基础。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打响“扫黄打非”的全民战争。全社会形成“扫黄打非”高压态势,为百姓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

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创新宣传润物无声

朗诵《“扫黄打非”百家信》,用平实的话语告诫人们远离不良文化的侵害;小品《这是我的职责》,表达基层“扫黄打非”干部守卫老百姓文化安全的坚定决心;歌舞《走进新时代》,描绘了人们乐享文化新生活的幸福愿景……11月16日下午,滁州市来安县举行“扫黄打非”专题文艺汇演,向观众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来安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纪妍说:“‘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重点在于如何让群众入眼、入耳、入心,我们创新推出‘六个一’宣传模式,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教育和熏陶。 ”所谓“六个一”即:一本《“扫黄打非”宣传“口袋书”》、一封《“扫黄打非”百家信》、一部“扫黄打非”主题微电影、一支“五老一小”文化志愿者队伍、一台“扫黄打非”文艺演出、一个“扫黄打非”网络展览馆。

六安市、宿州市等地定制手提袋、小扇子、小书签等实物,印上“扫黄打非”宣传知识赠送给群众;铜陵市、宣城市等地印制“扫黄打非”基本知识折页、明白纸等,摆放在社区或乡村的综合服务大厅内供群众领取;滁州市各县区借助夏季纳凉晚会,将“扫黄打非”知识编排成具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歌舞、戏曲等……“近年来,我省创新宣传形式,使‘扫黄打非’宣传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为‘扫黄打非’营造浓厚氛围,真正使‘扫黄打非’润物无声、深入人心。”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

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网格监管不留死角

“好儿郎,爱家乡;善自律,有理想。扫除黄,不懈怠;严打非,无商量……”11月17日一大早,凤阳县总铺中学的校园内便传来了《“扫黄打非”弟子规》的琅琅诵读声。

“我们通过改编经典文本,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让学生和老师加深了对‘扫黄打非’的理解。 ”总铺中学校长张乃斌介绍说,“我们实施‘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并将其纳入学校社会治安治理总体规划。全校划分为13个网格点,学校‘扫黄打非’工作站牵头,由政教处、团委、工会、关工委配合管理,实现网格化监管。 ”

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使“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必须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我省在推进‘扫黄打非’‘五进’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整合基层‘扫黄打非’队伍,构建了‘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扫黄打非’网格监管体系,不留死角和盲区。 ”李国兵说。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根据各社居委管理范围,将全街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制。常青街道办事处主任沈常青介绍:“网格长由各社居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网格员由街道‘扫黄打非’成员单位、街居法律顾问、社区片警、‘五老’监督员、志愿者等组成,定人、定岗、定责,全面落实各自网格的‘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任务。 ”

强整治、出重拳、严执法,构筑屏障扫清雾霾

“我闲下来就去小区周边的商店、摊点,看看有没有盗版书籍、违法音像制品;或者去附近的网吧遛遛,看看有没有小学生上网。”合肥市淝南家园小区的张国伦老人今年63岁,自从2013年担任“五老”义务监督员起,他就感到身上担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经常向社区工作人员汇报自己的巡查情况,协助社区监管周边文化市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扫黄打非”,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的侵袭,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我省以做好文化安全保障工作为主线,以查缴违禁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为重点,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尤其加大了网上‘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 ”李国兵说。

今年1月至10月,在全省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明察暗访活动中,我省先后组织了8个检查组,共出动检查人员840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918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715册,光盘2004张;在开展互联网低俗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中,全省共清理有害信息16000余条,清理有害新闻跟帖评论6000余条,清理违规用户账号250多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157家、微信公众号13个,查处通过网络渠道传播暴力、低俗、色情等内容的案件20多起;在开展“2017年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中,全省共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48万余件……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我省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露头就打,形成震慑,在全社会形成“扫黄打非”高压态势,为老百姓享受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筑成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