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砥砺奋进的五年】安庆:戏曲名城更“有戏”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8-11 09:22

  近日,黄梅戏《邓稼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成为安庆市传承戏曲文化、推进文艺创作的又一个成功样本。

  唱什么——挖掘地方资源,创排时代新剧

  “我向祖国来许诺,不惧艰险和坎坷;我向祖国来许诺,砥砺攻坚风沙裹! ”7月26日下午,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排的黄梅戏《邓稼先》在菱湖之畔的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进行清排,国家一级演员刘国平宽广浑厚的嗓音在剧院上空回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

  业经打磨第10稿的黄梅戏《邓稼先》,讲述了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之间感人肺腑、生死相守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安庆人,我们有责任用黄梅戏这种安庆特有的艺术形式,呈现他的感人故事和高尚精神。”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

  “这部戏中讲述了两个‘许诺’,一个是邓稼先对国家的许诺,一个是许鹿希对邓稼先的许诺,两个许诺一体两面,既有大时代民族精英的情怀,又有小家庭的悲欢离合。用黄梅戏演绎科学家的故事尚属首次,题材好、立意深,具有做成艺术精品的深厚基础! ”安徽大学戏剧系主任王夔说。

  文艺唯有深耕本土,才能汲取滋养灵感的源泉活水;唯有彰显时代精神,才能获得观众的普遍共鸣。近期,深挖“六尺巷”故事的反腐倡廉题材黄梅戏《大清名相》,荣获第22届曹禺剧本奖;讲述当代大学生艰苦创业故事的黄梅戏《青山鉴》,亮相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这些新戏不再拘泥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注重从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中提炼主题,潜移默化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因而受到业内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 “安庆被称作‘有戏的城市’,拥有深厚的戏曲土壤和群众基础,至今活跃着黄梅戏、岳西高腔、潜山弹腔等10余个剧种,其中黄梅戏更成为安庆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安庆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王勇介绍,近年来,该市发挥文化强市资金重点支持剧目创排的导向作用,突出新创新编并重、大戏小戏并重、正能量和感染力并重,推出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谁来唱——汇聚文艺人才,培养戏曲名家

  夜幕降临,菱湖公园入口处的再芬黄梅公馆华灯初上,提前到场的观众已经坐得满满当当。翻开7月26日的节目单,王懿佳、张敏、汪晨晨等年轻新秀轮番亮相,国家一级演员余淑华把场压阵,为观众表演黄梅戏《告洞房》《梁祝》《打猪草》《女驸马》《牛郎织女》等折子戏和经典唱段。公馆馆长余江平说:“‘再芬黄梅青年团’的年轻演员是公馆演出的主力军,他们是近几年从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选拔的一批优秀毕业生。 ” “高校培养的戏曲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文化修养,但往往表演经验不足,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剧团培养相结合,不断在演出中积累经验,才最贴近黄梅戏人才培养的实际。”韩再芬介绍说,为督促年轻演员迅速成长,再芬黄梅剧院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新进演员只有通过相关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级别的演出资格和薪酬。为给年轻人搭建脱颖而出的平台,公馆于去年10月开始推出“今日头牌”专场演出,王泽熙、余平、张恒等黄梅新秀得以一展风采。

  近年来,为弥补学校教育重共性、轻个性的不足,安庆市一些院团正尝试回归“师带徒”的传统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今年6月,作为我省和黄梅戏剧种唯一入选剧目,黄梅戏《大清名相》成功亮相在宁夏举办的第15届中国戏剧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带领徒弟王琴、马丁、熊东旭、虞文兵同台献艺,通过演出达到年轻演员“练兵”的目的,成为一时佳话。 “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舞台实践和个人领悟,师傅在传授技艺技巧的同时,更能将戏曲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徒弟。 ”黄新德说。

  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文艺人才的支撑。没有老一辈文艺家的耕耘不辍、中年文艺工作者的日臻成熟、青年一代的崭露头角,就谈不上文艺的进步。从戏班剧团手眼身法的“师徒相授”,到戏曲院校科班的“产演学研”;从“十年磨一剑”的默默耕耘,到搭建平台促进成长的“绿色通道”,安庆市的老艺术家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中青年演员已经扛起中坚大旗,一大批新秀新星正在脱颖而出。王勇说:“人才是安庆繁荣文艺创作最大的优势。目前,全市拥有戏曲研究机构3家,专业戏曲院团10个、演职人员700多人,注册民营剧团68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还有300多家奔走在街头巷尾、城市乡村的民间班社。 ”

  在哪唱——搭建演出平台,精品“走下去”“走出去”

  7月31日,2017年安庆市“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文艺演出《梨园寻根——安庆地方戏曲剧种(声腔)百年经典》,在黄梅戏艺术中心进行首次彩排,全景式展现安庆地方戏曲精粹。近年来,安庆市按照“三年一大节、每年一小周”的模式,搭建“国字号”的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特色号”的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两大演出活动平台,并成功打造了“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文化旅游品牌。

  文艺作品只有真正“走下去”,面向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持续产生影响力。 “我们全市现有专业剧场18个、群众文化舞台1257个,市区大小剧场每天演出不断,‘广场文艺天天演’等戏曲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戏迷票友常年自发地在公园广场、文化舞台吹拉弹唱,形成了‘宜城处处唱黄梅’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场景。”王勇说。

  为了推动地方文艺尤其是黄梅戏“走出去”,在更广阔的的舞台展现风采,安庆市支持黄梅戏优秀剧目巡演推广,每场演出按照县域1万元、市区2万元、市外5万元、境外1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安徽省新创剧目晋京展演、再芬黄梅合肥演出季、上海“名家名剧”演出、中国戏剧节……近年来,安庆市创排的《徽州往事》《半个月亮》《寂寞汉卿》等优秀剧目不断参加各种展演活动,逐渐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国家一级演员王琴凭借在《半个月亮》中的精彩表现,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更凭借在《徽州往事》中的精湛表演,在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为黄梅戏和我省摘得第一朵“二度梅”。 “我们不仅要唱经典大戏,还要创新戏、传新戏,在演出新戏的过程中培养演员,邀请专家为新戏‘把脉’,从而让新戏走进观众、走进市场。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院长余登云说,《大清名相》自2015年首演以来,已经在北京、合肥、深圳等地演出逾百场,正是在不间断的演出中,接受各方批评建议,不断打磨完善,形成了品牌效应。

  ·短评·

  紧跟时代方有“好戏”连台

  张理想

  我们从来不缺少好故事,只是缺少讲好故事的途径。这是笔者在戏曲名城安庆采访时的一点感悟。

  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是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风景。振兴戏曲艺术关系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关系民族精神维系传递。回望宜城大地,历史文脉千年流淌,典章故事百代传诵,黄梅戏等传统艺术少长皆宜,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更是创作文艺精品的不竭源泉。从《徽州往事》到《半个月亮》,从《大清名相》到《邓稼先》,人们分明看到黄梅戏在传承发展中的勃勃生机,以及不断自我创新的清晰脉络。用黄梅戏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讲述弘扬正能量、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先进价值观念,反映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正是“有戏”之城“好戏”连台的密码。人们曾经用“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来形容文艺创作青黄不接的尴尬。时代在发展,观众的口味在变化,如果文艺作品跟不上时代,不能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就很难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要坚持因时而变、创新创造,适应时代、服务当代,才能创作出更多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

【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安徽勇闯领跑之路

原标题:安庆:戏曲名城更“有戏”


【责任编辑:admi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